[实用新型]千斤顶手柄用防滑手柄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7734.0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史晓明;王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B66F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手柄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举升工具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千斤顶手柄用防滑手柄套,特别适用于卧式液压千斤顶手柄的防滑。
背景技术
卧式液压千斤顶的手柄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中空的管状,由于手柄管本体抓握力差,手感欠佳,容易打滑,因此通常需要在手柄管本体的末端部(或称抓握段)套设手柄套。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千斤顶手柄用手柄套结构由图2所揭示,所述的千斤顶手柄包括中空的手柄管本体1,所述的手柄套2套设在手柄管本体1的抓握段,通过手柄套2的内壁与手柄管本体1的外壁之间的过盈配合而实现两者的连接固定。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是:两者之间仅仅靠单一接触面的摩擦会产生手柄套2相对于手柄管本体1的打滑现象,长期使用后,手柄套2就会松脱掉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千斤顶手柄用手柄套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千斤顶手柄用防滑手柄套,它通过增加手柄套与手柄管本体之间的相互摩擦阻力面,能有效防止手柄套与手柄管本体之间发生的打滑现象,使手柄套不易松脱,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千斤顶手柄用防滑手柄套,所述的千斤顶手柄包括中空的手柄管本体,所述的手柄套套设在手柄管本体的抓握段且两者之间构为紧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套在用于容纳手柄管本体的型腔底壁上还增设有一环状凸台,该环状凸台探入到所述手柄管本体中空的型腔内,且环状凸台的外壁与手柄管本体的内壁之间同样构为紧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环状凸台随所述的手柄套成形时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套在表面形成有防滑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套优选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当手柄套安装到手柄管本体的抓握段时,手柄套的内壁与手柄管本体的外壁之间构为摩擦接触,同时增设在手柄套底壁上的环状凸台的外壁与手柄管本体的内壁之间同样构为摩擦接触,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增加了手柄套和手柄管本体之间的相互摩擦阻力面,能有效防止手柄套与手柄管本体之间发生的打滑现象,使手柄套不易松脱,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手柄管本体;2.手柄套、21.环状凸台、22.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手柄用防滑手柄套,所述的千斤顶手柄包括中空的手柄管本体1,所述的手柄套2套设在手柄管本体1的抓握段且两者构为紧配合。所述的手柄套2的材料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塑料制成,手柄套2在成形时其表面形成有防滑纹22,所述的防滑纹22能有效提高手柄套2的抓握力和抓握舒适度。手柄套2在用于容纳手柄管本体1的型腔底壁上还增设有一环状凸台21,该环状凸台21随手柄套2本体成形时一体成型。当手柄套2套设在手柄管本体1的抓握段时,所述的环状凸台21探入到手柄管本体1中空的型腔内,且环状凸台21的外壁与手柄管本体1的内壁之间构为紧配合。这样,当手柄套2安装到手柄管本体1上时,手柄套2的内壁与手柄管本体1的外壁之间构为摩擦接触,同时增设在手柄套2底壁上的环状凸台21的外壁与手柄管本体1的内壁之间同样构为摩擦接触,因此,手柄套2和手柄管本体1之间通过两道摩擦配合,使得手柄套2与手柄管本体1之间的摩擦阻尼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石灰的碳化装置
- 下一篇:小绞车自动导绳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