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板丝网印刷机的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7137.8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通盈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17/00;B65G47/24;B65H5/04;B65H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板 丝网印刷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板丝网印刷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属于丝网印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机是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孔版印刷机中较有代表性的印刷设备。丝网印刷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承印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织物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印刷,陶瓷印刷,玻璃印刷,电子产品印刷,彩票丝印,不锈钢制品丝印,光反射体丝印等等。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丝网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当刮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至此为一个印刷行程。
目前,丝网印刷机的上料均为通过人工进行,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钢板丝网印刷机的自动上料机构,使得现有的丝网印刷机自动程度更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板丝网印刷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钢板丝网印刷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一支架,该支架上设有用于输送承印物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端设有进料传感器,另一端设有出料传感器;所述输送装置的中部设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上设有定位传感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工作台,该工作台上侧设有沿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间隔设置的两定位柱,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工作台上下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支架对应所述工作台设有工作台限位块;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设有用以阻挡承印物移动的止挡定位装置,且所述止挡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升降装置和出料感应器之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装置由驱动轮、从动轮和套设在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上的闭环的输送链条构成。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闭环的输送链条的环内设有输送带托条。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轮与一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工作台架设在多根工作台顶升柱上,所述工作台顶升柱上设有滑动孔,所述工作台对用所述滑动孔设有滑动柱。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止挡定位装置为一阻挡气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进料传感器、出料传感器、定位传感器以及输送装置,因此可以通过信号的采集来控制输送装置的运行,使得丝网印刷机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2、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定位柱和工作台限位块,因此在印刷时,无需再对承印物的位置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支架;2、输送装置;3、驱动轮;4、从动轮;5、输送链条;6、进料传感器;7、出料传感器;8、升降装置;9、定位传感器;10、工作台;11、定位柱;12、升降气缸;13、工作台限位块;14、止挡定位装置;15、输送带托条;16、输送马达;17、工作台顶升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种用于钢板丝网印刷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通盈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通盈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生活污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