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地线及带有该屏蔽地线的电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6343.7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2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剑平;陈天博;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剑平;陈天博;崔伟 |
主分类号: | H05B3/08 | 分类号: | H05B3/08;H05B3/3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地线 带有 电热 | ||
1.屏蔽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地线为三层复合薄膜,所述三层复合薄膜的两侧均为绝缘薄膜,所述两个绝缘薄膜中间密封有网状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地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铜箔电极,该铜箔电极位于绝缘薄膜且与网状导电层电之间,且与所述网状导电层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导电层的网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为0.8cm至2.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导电层的网孔为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外接圆的直径为0.8cm至2.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导电层的网孔均匀分布,并且所有网孔的总面积与网格导电材料所占的面积比为1:5至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屏蔽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导电层为分段结构,每段网状导电层的外形为矩形,相邻两段网状导电层之间的距离为10cm至30cm。
7.带有屏蔽地线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为复合膜结构,该复合膜结构从地层到顶层依次为顶面绝缘层(6)、屏蔽层、中间绝缘层(7)、电热层和底层绝缘层(8),屏蔽层中包括多段网状屏蔽块(2),电热层包括多段加热块(5),电热层中还设置有两条铜箔电极,所有加热块(5)并联在所述两条铜箔电极之间,所述网状屏蔽块(2)与加热块(5)一一对应,每个网状屏蔽块(2)覆盖一个加热块(5),屏蔽层中设置有一条铜箔电极,所有网状屏蔽块均与该铜箔电极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屏蔽地线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中间绝缘层(7)和屏蔽层,所述中间绝缘层(7)位于电热层的下面,所述屏蔽层位于该中间绝缘层和底层绝缘层(8)之间,所述屏蔽层中包括多段网状屏蔽块(2)和铜箔电极,每个加热块(5)对应一个网状屏蔽块(2),所有网状屏蔽块均与该铜箔电极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有屏蔽地线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网状屏蔽块(2)的网孔均匀分布,并且所有网孔的总面积与网格导电材料所占的面积比为1:5至1: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有屏蔽地线的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屏蔽块(2)中的网孔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剑平;陈天博;崔伟,未经曹剑平;陈天博;崔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63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盔瓮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观赏类发酵型面制品的防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