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6196.3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东;朱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总装检测试时使用的供电插座大部分都是市场上采购的可承受10A电流的电源插座,此类插座是通过保护门下的铜插簧对电源插头进行锁紧,从而保证电源插头不会脱落。但由于生产速度快,一个插座每天需要承受3000次以上的插拔,且通过的测试电流最高可达25A,此类插座内部铜片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插拔很容易出现形变、耦合不良,导致打火的现象,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会危及员工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插座,以解决铜片形变、耦合不良导致打火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插座,包括铜柱,设置在插座面板上;铜柱上设置有夹紧插头的插槽。
进一步地,铜柱为耐磨铜柱。
进一步地,插槽沿铜柱的轴线设置。
进一步地,插槽的侧面投影为梯形。
进一步地,插槽的开口处的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
进一步地,插槽的槽口处设置有助插斜坡。
进一步地,插座面板上设置有安装槽,铜柱设置在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铜柱代替传统的弹性插簧片,铜柱的插槽与插头接触的铜面体积大,可通过的电流大,同时,由于体积大,相对变形量小,通过铜柱本身的微量形变夹紧电源插头,减小了铜柱磨损,延长铜柱使用寿命,即延长了插座的使用寿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与插头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后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铜柱与插头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铜柱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铜柱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0、铜柱;11、插槽;12、助插斜坡;20、插座面板;30、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插座包括:铜柱10,设置在插座面板20上;铜柱10上设置有夹紧插头30的插槽11。使用铜柱代替传统的弹性插簧片,铜柱的插槽与插头接触的铜面体积大,可通过的电流大,同时,由于体积大,相对变形量小,通过铜柱本身的微量形变夹紧电源插头,减小了铜柱磨损,延长铜柱使用寿命,即延长了插座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至图5,铜柱10为耐磨铜柱。为了提高电源插座的使用寿命,在铜柱10中加入合金元素,在不影响导电的情况下,提高铜柱10的耐磨强度,使其使用寿命增加。
参见图1至图5,插槽11沿铜柱10的轴线设置。插槽11的侧面投影为梯形。即铜柱10内切面为斜面设计,在插头30插入后造成插槽11两侧向外挤压变形,使插头30被紧紧夹在插槽11中,不会再测试中发生松动造成大火。
参见图4和图5,插槽11的槽口处设置有助插斜坡12。方便插头30顺利插入。
参见图1和图2,插座面板2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铜柱10的安装槽,铜柱设置在安装槽内。
具体使用方法:
1、铜柱10安装于插座面板20中,形成一体式电源插座;
2、当电源插头30插拔次数到达铜柱10的使用寿命时,电源插头30出现插不稳等现象时,整体更换电源插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使用铜柱代替传统的弹性插簧片,铜柱的插槽与插头接触的铜面体积大,可通过的电流大,同时,由于体积大,相对变形量小,通过铜柱本身的微量形变夹紧电源插头,减小了铜柱磨损,延长铜柱使用寿命,即延长了插座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6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锁止结构
- 下一篇:微波天线KU波段双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