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件成型模具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4939.3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蒂隆尼·让·塔帕尼;利哈瓦伊宁·贾里佩卡·安西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光宝移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C45/17;B29C45/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孟桂超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模具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件成型模具以及包含该嵌件成型模具的嵌件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工艺是指先在模具内装入预先准备的异材质嵌件,然后注入热塑性或热固性材料,熔融的材料与嵌件接合固化,制成一体化产品的成型工艺。用于嵌件成型工艺的模具大都具有前、后模腔,当嵌件材料被插入模具后,前、后模腔合模并保持一定的间距,此后再进行注塑。
目前,嵌件成型模具的前、后模腔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一般由所插入的嵌件的尺寸来确定。然而,由于工艺的问题,嵌件本身的尺寸存在公差,当嵌件的尺寸为正公差时,由于嵌件的尺寸超过前、后模腔之间的距离,在合模时,嵌件将受到前、后模腔的挤压而发生变形、破裂等;当嵌件的尺寸为负公差时,由于嵌件的尺寸小于前、后模腔之间的距离,在合模后,前、后模腔之间存在空隙,注塑时会导致注塑产品走批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件成型模具以及包含该嵌件成型模具的嵌件成型设备,不但能够避免嵌件发生变形或破裂,还能够避免产生注塑批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件成型模具,包括:前模、后模以及放置于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的嵌件,还包括:
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前模及所述后模合模;以及
压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前模及所述后模之间的压力值;
其中,当检测到的所述压力值达到一设定值时,驱动装置还用于锁住所述前模及所述后模的合模位置。
优选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浮动镶件和第二浮动镶件,所述嵌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浮动镶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浮动镶件和所述第二浮动镶件通过定位螺丝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与所述第二浮动镶件相连接的滑块;以及
与所述滑块相连接的马达。
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浮动镶件通过T型槽结构或者燕尾槽结构相连接,并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二浮动镶件相互接触的面为相互配合的倾斜平面。
优选地,所述马达与所述滑块通过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后模上。
优选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浮动镶件和第二浮动镶件,所述压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浮动镶件内。
优选地,所述设定值为在合模过程中所述嵌件不被破坏而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嵌件成型设备,包括上述嵌件成型模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嵌件成型模具、包含该嵌件成型模具的嵌件成型设备,通过增加的浮动镶件及压力感应器等元件来控制模具中前、后模腔之间的间距以适应有尺寸差异的嵌件,达到了避免压伤嵌件或者产生注塑批锋的目的,从而提高了所获得的嵌件成型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嵌件成型模具的前模及后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浮动镶件以及滑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嵌件成型模具的前模及后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模 2、嵌件
3、注塑产品 4、后模
5、第一浮动镶件 6、压力感应器
7、定位螺丝 8、第二浮动镶件
9、滑块 10、连接杆
11、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件成型模具,包括:前模1、后模4以及放置于前模1和后模4之间的嵌件2,其中,嵌件2可以为玻璃,例如钢化玻璃,可承受最大压力而不被破坏且不产生批锋的压力设定值为2200N;
所述嵌件成型模具还包括:
驱动装置,用于将前模1及后模4合模;以及
压力感应器6,用于检测前模1及后模4之间的压力值;
其中,当检测到的压力值达到一设定值时,所述驱动装置还用于锁住前模1及后模4的合模位置。
其中,后模4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浮动镶件5和第二浮动镶件8,嵌件2设置在第一浮动镶件5上,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一浮动镶件5和第二浮动镶件8通过定位螺丝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光宝移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光宝移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4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