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4835.2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蔡旺昆;王建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H01R12/77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固定卡扣装置且易于组装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的构造首重于能提供稳定快速的电讯传输,并具有薄型化结构,以符合现今市场的潮流。现有连接器结构包括一排线、一连接器本体作为对接固定的装置,及若干端子设于该本体内;惟经过不断改良,排线可直接作为电性接触的接点,藉以取代并省去组装于连接器本体内的端子,此种电连接器的本体通常由上、下壳体组成,该上、下壳体分别具有结合构造,用以将排线置放于中间,再由结合构造使上、下壳体结合一体,而该排线前端的一侧面具有外露的导线,作为电性接点用。
然而,前述电连接器的上、下壳体为组合式构件,结构强度显有不足,且须先将排线置放于上、下壳体之间,才能进行壳体的组装,如此不仅造成组装不易,更易使得壳体压盖于排线外露的导线,影响对接时的电性接触。
现有电连接器的排线与上下分离的壳体相互组装,其组装不易完成,上、下壳体易于松动且结构强度显有不足,因此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一排线及一补强板,其中绝缘本体内设有一穿透绝缘本体前、后端的通道,通道内的两侧各设有一干涉部。排线穿设于通道,排线前端设有一接触部,接触部设有多个接点,接触部延伸突出于通道外以露出于绝缘本体外。补强板设置于排线上,补强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卡合部,补强板前端设有一支撑部,卡合部干涉卡合于干涉部以将排线固定于绝缘本体,支撑部延伸至接触部以支撑外露突出于绝缘本体的该些接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及其他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在绝缘本体的穿透通道内直接成型一干涉部,且在排线的前端直接冲型一卡合部,当排线组装于绝缘本体时,此卡合部可干涉卡合于干涉部以将排线固定于绝缘本体,如此即可有效解决现有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不够及组装不易的缺点,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于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绝缘本体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组件标号说明:
1 电连接器
2 绝缘本体
21 通道
211 前开口
212 后开口
213 上内侧面
214 下内侧面
22 干涉部
221 止挡部
222 卡扣凸块
223 导斜面
224 垂直面
225 上凸块
226 下凸块
227 开口
23 连接卡扣
231 卡钩
3 排线
31 接触部
311 接点
32 翼部
4 补强板
41 卡合部
42 支撑部
5 对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此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2、一排线3及一补强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4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谷肩堆积体边坡智能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 下一篇:连接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