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即热式电热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4657.3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乐市海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热式 电热 水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尤其是一种在水龙头内安装有电加热装置,即开即热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产品多样,功能简单,电热体种类繁多,如螺旋电热管、PTC等。其结构包括有壳体、端盖、阀门、手柄、电热体、压力开关和控制电路;壳体连体有柱形加热腔和柱形阀腔,所述的阀腔中安装有阀门,所述加热腔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经阀门后与壳体上的进水口连通,出水孔直通壳体上的出水口,所述的电热体安装在加热腔中,压力开关经控制电路控制电热体工作,一旦水压达到预定值,自动接通电热体的电源,加热流经加热腔的冷水。由于水龙头的体积小,传统技术中加热腔均无设计水流导向,导致温度不稳定冷热水互闯,混合不均的现象,既影响热传导效率,也加速设备局部过热老化。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中的缺陷,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加热腔分割有加热室和混调室,并在加热室中分别设有进水导流板和出水导流板控制水流流向,最大限度与电热体表面接触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包括壳体、端盖、阀门、手柄、电热体、压力开关和控制电路;壳体连体有柱形加热腔和柱形阀腔,所述的阀腔中安装有阀门,所述加热腔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经阀门后与壳体上的进水口连通,出水孔直通壳体上的出水口,所述的电热体安装在加热腔中,压力开关经控制电路控制电热体工作,其特征是加热腔由中隔板分割出加热室和混调室,片状电热体安装在加热室中央;在加热室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导流板和出水导流板,进水导流板与腔壁形成进水长夹缝,该进水长夹缝走向与电热体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进水长夹缝的夹缝出口处于电热体宽度方向的中上部,进水长夹缝的夹缝入口与进水孔连通;所述出水导流板与向下延伸的中隔板形成出水长间隙,出水长间隙的间隙入口处于加热室上方,水路经中隔板下方倒折返进入混调室,所述出水孔设在该混调室上方;所述加热腔成型有腔底,由该腔底分割出一敞口端,所述的电热体和压力开关密封安装在该腔底上,电热体的控制电路安装在敞口端一侧,该敞口端通过端盖封闭,加热腔端部依次设有密封圈和端盖,借助密封圈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进水长夹缝的夹缝入口端连通有一柱形腔,该柱形腔与进水孔连通。
所述压力开关包括安装在所述加热腔腔底上的膨胀开关和固定在所述腔底的微动开关,膨胀开关的橡胶帽抵触在微动开关的触点上;所述腔底成型有水压室,该膨胀开关密封安装在水压室上,水压室和加热室的进水孔同步经阀门接进水口。
所述混调室一侧还安装有温控开关,温控开关经控制电路控制电热体工作。
所述混调室一侧还设有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经控制电路后,驱动温度显示屏适时显示混调室内的水温。
所述混调室一侧的柱形加热腔上成型有一独立温控室,并配设有透明面板;所述的温控开关、温度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温度显示屏均安装在该温控室内,所述温度显示屏正对着透明面板。
所述片状电热体为氮化硅电加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成熟的片状氮化硅电加热元件,安装在扁平的加热室内,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导流板和出水导流板,形成长夹缝的夹缝出口和长间隙的间隙入口,使得水流能绕着片状电热体流动,迅速均匀地带走热量;加热的水流再经混调室进一步混合,从水龙头出水口流出的水体温度更加均匀;本结构具有热传导效率高、设备温升均匀、热值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立体示意图
图2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分解图一
图3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分解图二
图4即热式电热水龙头正面示意图
图5图4A—A剖面示意图
图6图4B—B剖面示意图
图7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俯视示意图
图8图7C—C剖面示意图
图9图7D—D剖面示意图
其中
1—壳体 11—加热腔 111—进水孔 112—出水孔
113—中隔板 114—加热室 115—混调室 116—进水导流板
117—出水导流板 118—进水长夹缝 1181—夹缝出口 1182—夹缝入口
1183—柱形腔 119—出水长间隙 1191—间隙入口 12—阀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乐市海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乐市海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4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左、右凸出条的拉杆箱
- 下一篇:船舶自动操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