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WSN的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火源点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3930.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华钢;蒋超;王永星;顾博闻;王书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sn 煤矿 采空区 自然 发火 火源 定位 系统 | ||
1.一种基于WSN的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火源点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处理服务器(U1)、通信网络(U2)、通信网关(U3)、位于工作面两侧顺槽的信息汇聚节点(U4)以及位于采空区的无线测温节点(U5);所述无线测温节点(U5)采集温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到所述信息汇聚节点(U4),所述信息汇聚节点(U4)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传输到通信网关(U3),通信网关(U3)再传输到通信网络(U2),最后通信网络(U2)将信号传输到信息处理服务器(U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SN的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火源点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汇聚节点(U4)包括:CC2530单片机(U41)、编程接口(U42)、无线收发天线电路(U43)、485接口电路(U44)、以太网接口电路(U45)、时钟电路(U46)、电源电路(U47)、声光报警电路(U48)以及液晶显示电路(U49),其中所述编程接口(U42)、无线收发天线电路(U43)、485接口电路(U44)、以太网接口电路(U45)、时钟电路(U46)、电源电路(U47)、声光报警电路(U48)以及液晶显示电路(U49)连接于所述CC2530单片机(U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WSN的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火源点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C2530单片机(U41)的引脚5、6、7、20、35、36、37与编程接口(U42)的引脚8、5、6、7、3、4、10分别顺序对应连接, CC2530单片机(U41)的引脚25、26与无线收发器(U43)连接, CC2530单片机(U41)的引脚14、15、16、17与485接口(U44)转换芯片MAX485的引脚2、3、4、1分别顺序对应连接,485转换芯片MAX485的引脚6、7与485接口(U44)的引脚1、2分别顺序对应连接, CC2530单片机(U41)的引脚22、23、32、33与时钟电路(U46)连接, CC2530单片机(U41)的引脚10、21、24、39与电源电路(U47),CC2530单片机(U41)的引脚18与声光报警电路(U48)连接, CC2530单片机(U41)的引脚8、5、38、20、19、12与液晶显示电路(U49)的引脚23、13、15、25、27和驱动电路分别顺序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SN的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火源点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测温节点(U5)包括CC2530单片机(U51)、编程接口(U52)、无线收发器(U53)、模拟开关(U54)、测温传感器DS18B20(U55)、时钟电路(U56)、半导体制冷器(U57)、耐高温电池(U58)以及温度控制器(U59),其中所述编程接口(U52)、无线收发器(U53)、模拟开关(U54)、测温传感器DS18B20(U55)、时钟电路(U56)、半导体制冷器(U57)、耐高温电池(U58)以及温度控制器(U59)连接于所述CC2530单片机(U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WSN的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火源点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C2530单片机(U51)的引脚5、6、7、20、35、36、37与编程接口(U52)的引脚8、5、6、7、3、4、10分别顺序对应连接;CC2530单片机(U51)的引脚25、26与无线收发器(U53)连接;CC2530单片机(U51)的引脚11与模拟开关(U54)的TS5A23166芯片引脚6连接;CC2530单片机(U51)的引脚6与测温传感器DS18B20(U55)的引脚2连接,模拟开关(U54)的TS5A23166芯片引脚2与测温传感器DS18B20(U55)的引脚3连接;CC2530单片机(U51)的引脚32、33、22、23与时钟电路(U56)连接;温度控制器(U59)的LM26CIM5-TPA芯片引脚1、5与半导体制冷器TEC1-12706(U57)的引脚1、2分别对应顺序连接,温度控制器的LM26CIM5-TPA(U59)芯片引脚1接电源正极、半导体制冷器TEC1-12706(U57)的引脚1接电源正极、LM26CIM5-TPA(U59)的引脚5与TEC1-12706(U57)的引脚2连接;耐高温电池(U58)的正极与(U5)的电源输入端正极相连,负极与(U5)地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39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优化的筒纱吸附辅助系统
- 下一篇:剪力销式牛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