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3880.6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高骏;隋明辉;魏述花;邹洁;梁国鹏;王霞;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曹焕元 |
地址: | 213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金属 屏蔽 橡套软 电缆 | ||
1.一种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动力线芯(1)、一根地线芯(2)、一根控制线缆(3)、内护套(4)、加强层(5)和外护套(6);三根动力线芯(1)结构相同,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一导体(1-1)、第一绝缘层(1-2)和屏蔽层(1-3);所述的第一导体(1-1)由多股镀锡铜线同向复绞而成;第一绝缘层(1-2)挤包在第一导体(1-1)的外围;屏蔽层(1-3)编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2)的外围;控制线缆(3)包括三根控制线芯(31)和固定加强层(32);控制线缆(3)的三根控制线芯(31)结构相同,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第二导体(31-1)、第二绝缘层(31-2)和隔离层(31-3);第二导体(31-1)采用镀锡软铜丝分层缠绕在芳纶丝上,缠绕角度为35°至45°;第二绝缘层(31-2)挤包在第二导体(31-1)的外围;隔离层(31-3)由四氟乙烯包带绕包设置在第二绝缘层(31-2)的外围构成;固定加强层(32)由无纺布绕包设置在三根控制线芯(31)的外围构成,且三根控制线芯(31)相互间两两紧密接触;
三根动力线芯(1)和控制线缆(3)依次两两相邻紧密围绕地线芯(2)设置,且外围挤包有内护套(4);加强层(5)编织设置在内护套(4)的外围;加强层(5)外围挤包有外护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1)的第一绝缘层(1-2)由硬度为 62A至66A的乙丙橡胶制作而成;屏蔽层(1-3)采用金属丝与纤维交叉编织而成;所述控制线缆(3)的控制线芯(31)的第二绝缘层(31-2)由硬度为 62A至66A的乙丙橡胶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内护套(4)采用高氯丁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加强层(5)由芳纶丝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外护套(6)采用高氯丁橡胶或氯磺化聚乙烯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38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通讯基站防窃电系统
- 下一篇:千斤顶试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