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有自润滑耐磨导板的下置式斜楔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53860.9 | 申请日: | 2013-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精栢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37/18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曹若材;李洪福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有 润滑 耐磨 导板 下置式斜楔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部件,特别涉及适用于冲压模具的一种装有自润滑耐磨导板的下置式斜楔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冲压模具上用的下置斜楔机构结构包括驱动块、滑块、滑块座和复位弹簧;将滑块、滑块座和复位弹簧装配后,安装在冲压模具的下模上,驱动块安装冲压模具的上模上;模具闭合过程中,驱动块向下运动与滑块接触,滑块在驱动块的作用下,需要克服弹簧的阻力,做横向滑动;由于斜楔在运动中受到的负荷非常大,所以,驱动块与滑块滑动面之间的磨擦损耗非常大,每当磨损达到无法使用的程度,就必须将斜楔进行更换。所以斜楔也就成为冲压模具的一种易损部件。这样一来,上述的已有的下置斜楔机构既降低生产效率又增加维修保养时间和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秉着减少驱动块与滑块滑动面之间的磨擦损耗出发,而提供一种装有自润滑耐磨导板的下置式斜楔机构。该下置式斜楔机构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既实现了向滑动面源源不断的提供润滑油膜,又提高了斜楔滑动中的耐磨寿命,而且具有方便更换,大大缩短斜楔维修保养时间,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装有自润滑耐磨导板的下置式斜楔机构,包括驱动块、滑块、滑块座和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在驱动块与滑块斜滑动面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方式固定自润滑耐磨导板;所述的自润滑耐磨导板的板面内遍布若干个圆孔;所述的每个圆孔内镶嵌自润滑石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于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驱动块与滑块斜滑动面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方式固定装设有自润滑耐磨导板;该自润滑耐磨导板面内遍布若干个镶嵌自润滑石墨孔,实现了向滑动面源源不断的提供润滑油膜,又提高了斜楔滑动中的耐磨寿命;且在自润滑耐磨导板面内加工有埋头螺钉的埋头孔,驱动块斜面上加工有螺纹孔,自润滑耐磨导板通过埋头螺钉与驱动块固定安装在一起。一旦出现自润滑耐磨导板在工作中滑动面磨损,只需要将固定螺钉卸掉,便可将自润滑耐磨导板取出,换上新的自润滑耐磨导板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使用中的维护成本,缩短了更换磨损斜楔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既实现了向滑动面源源不断的提供润滑油膜,又提高了斜楔滑动中的耐磨寿命,而且具有方便更换,大大缩短斜楔维修保养时间,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三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块,2、滑块,3、自润滑耐磨导板,4、埋头螺钉,5、圆孔,6、滑块座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所示是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在冲压机模具上安装有自润滑耐磨导板的下置式斜楔机构,包括驱动块1、滑块2、滑块座3和复位弹簧7,其特征在于:在驱动块1与滑块2斜滑动面之间通过螺钉紧固方式固定自润滑耐磨导板3;所述的自润滑耐磨导板3的板面内遍布若干个圆孔5;所述的每个圆孔5内镶嵌自润滑石墨。
所述的螺钉紧固方式是在自润滑耐磨导板3上通过四个埋头螺钉4的紧固方式;将自润滑耐磨导板3固定在驱动块1上。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滑动块1、滑块2、滑动座6和复位弹簧7装配后,安装在冲压模具的下模上,驱动块1安装冲压模具的上模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精栢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精栢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38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