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提式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3215.7 | 申请日: | 2013-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7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江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一楠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11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提式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切割地板、瓷砖等的手提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ZL 200720114157.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型瓷砖切割机”,其前后机架分别位于底座的前后部,两滑杆平行且与前后机架连接,滑架中的滑套分别套在两滑杆上,刀架铰接在滑架的中间且可压下,装配刀连接在刀架中间且随刀架移动,手柄拉杆一端与刀架连接。其存在的问题是,该切割机的存放和携带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便于存放,且外出携带十分方便的手提式切割机。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底座两侧均铰接有与底座平齐的托板,两托板上均对应设有提拉把手,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底座两侧分别铰接一个托板,这样两个托板在展开成水平面时,可以对底座上的工件进行撑托,提高了工件切割时的稳定性,提高切割质量,当两个托板向底座折起合并时,形成箱体式结构,有效缩小了占用面积,便于存放和携带,而且提拉把手在托板折起合并时,方便了使用者的手提,携带十分轻松方便。2、托板内侧开有放置工具的凹槽,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用切割机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到螺丝刀等工具,如果外出携带切割机,还必须要携带这些工具以及备用的刀片等,托板内侧的凹槽设计,可以将这些工具放置在凹槽内,一并携带,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携带负载,避免工具单独携带时的遗失,降低了工具成本。3、刀片通过螺接在刀架上的刀杆固定,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刀杆螺接在刀架上,刀片固定在刀杆底端,当切割比较厚的工件时,只需调节刀杆高度即可实现刀片的上下升降,更进一步扩大了切割工件的适用范围,而且调节时只需将工件放置在底座上,调节刀杆到适合位置即可,刀片的高度调节精确、方便。4、角尺机构由直角尺和与其铰接的可调角尺构成,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切割工件时,可以利用可调角尺的L形缺口导向工件的放置,并由可调角尺的转动调节需要切割的角度进行放置,再通过调节螺钉固定可调角尺,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件角度切割时的精确度,提高工件切割质量,有效降低废品率。5、角尺机构的直角尺一端与底座上的靠尺滑动配合,并由可调螺钉固定,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技术特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角尺机构的直角尺可以与靠尺滑动,这样不仅可以加工靠尺长度范围内的工件,对于较大较长工件来说,只需拉出直角尺,并由可调螺钉固定后,即可实现加工,调节操作十分简单、方便,扩大了切割工件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切割机的利用率。
技术方案:一种手提式切割机,包括底座、两个滑杆,滑动设于两个滑杆上的滑架、与滑架中部铰接的刀架、以及固定在刀架尾端的手柄;底座两侧均铰接有与底座平齐的托板;两托板上均对应设有提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托板既可展开撑托底座上的物件,便于切割,同时也能折起合并成箱体式,便于切割机的存放,外出携带时十分方便;二是辅助工具可以一并放入托板的凹槽中收藏,避免了工具的遗失,降低工具成本;三是提高了具有角度物件的切割精度,提高切割质量;四是方便了较长较大物件的切割,扩大了切割机的适用范围,提高切割机的利用率;五是刀片通过刀杆螺纹可调式设计,更有效地扩大了对适于切割物件的范围,适于多种厚度物件的切割,调节操作方便、快速,提高切割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切割机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切割机中底座的仰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切割机中刀架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切割机中角尺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一楠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一楠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3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