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脱扣断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2999.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有联;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有联;田杰 |
主分类号: | H01H71/24 | 分类号: | H01H7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6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断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脱扣断电器,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应用于电动车充电中的自动脱扣断电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电池充满电后如果继续长时间充电,容易引起电池变形和性能下降甚至燃烧引发火灾。目前的解决方式是充电器中加入电磁继电器,绿灯亮的时候控制继电器断开开关,其缺点是充电器给电瓶充电时电磁继电器需要吸合,充电器始终要提供电流来完成电磁继电器的吸合,这增加了充电器的功耗,并且电磁继电器需要整体装配在电路板上,影响电路板的布局。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充电过程中不额外消耗电能、电充满后完全断电、自动化断电的自动脱扣断电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脱扣断电器,包括锁死机构、操动机构和电路板;所述锁死机构包括主动臂、扭簧、从动臂以及用于安装所述主动臂和所述从动臂的安装结构,所述主动臂以及所述从动臂在安装结构上沿同一轴线转动设置,所述扭簧的一端设于所述主动臂上且另一端设于在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主动臂上还铰接设置驱动臂,所述操动机构包括固定架、滑动插设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铁芯以及固定在该固定架上的用于驱动铁芯的脱扣线圈,所述铁芯滑动插设在所述从动臂上且与该从动臂止旋配合,所述铁芯上设有对该铁芯施加朝向所述从动臂方向作用力的弹性件,所述主动臂的朝向所述铁芯的一端上设有与该铁芯动态联动配合的联动结构,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静触点和弹片,所述弹片上设有动触点,所述从动臂具有用于向下顶压所述弹片的压板。
基于上述,所述安装结构为具有内孔的壳体,所述主动臂和所述从动臂均转动插设在所述内孔中,所述主动臂包括转动部和驱动部,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压板以及供所述驱动部摆动的口部。
基于上述,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基于上述,所述联动结构为设于所述主动臂朝向所述铁芯的一端的棘轮,该棘轮包括固设在该端的两个棘齿,两棘齿之间设有供所述铁芯插入的卡槽。
基于上述,该自动脱扣断电器还包括脱扣电路,该脱扣电路包括用于与绿灯信号电路连接且在该绿灯信号电路导通后开始延时的充满电延时电路、与该充满电延时电路连接的断电信号传递电路以及脱扣驱动电路,所述充满电延时电路为阻容延时电路,包括晶体管开关,该晶体管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的绿灯信号电路连通,所述脱扣驱动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单元,所述桥式整流单元的输出回流上分别设有所述脱扣线圈和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断电信号传递电路的断电信号的晶闸管,所述断电信号传递电路为隔离变压器断电信号传递电路。
基于上述,所述断电信号传递电路上还连有用于在充电开始后开始延时的充电延时电路,所述充电延时电路为阻容延时电路,包括晶体管开关,该晶体管开关输出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初始状态下,受到所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所述铁芯顶设在所述联动结构上并且与所述联动结构未形成联动配合。当需要进行充电时,按压所述驱动臂以驱动所述主动臂转动,使所述联动结构转动到与所述铁芯形成联动配合状态,然后放开所述驱动臂,所述主动臂在所述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向回旋转,所述联动结构带动所述铁芯一起转动,所述从动臂跟随所述铁芯旋转并压下所述弹片,使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电连接,从而开启所述电路板上的充电电路。显然,在充电过程中不需要额外消耗电能。当电充满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启动所述脱扣线圈,所述脱扣线圈形成磁场并吸引所述铁芯向所述脱扣线圈方向运动,使所述铁芯与所述联动结构脱离联动配合状态并不再跟随所述联动结构转动,此时所述从动臂受到所述动触点的弹片弹性回复力回复到原位置,充电电路断开。显然这种电路断开是自动化完全性断开,断开后也不消耗电能。该自动脱扣断电器具有设计科学、充电过程中不额外消耗电能、电充满后完全断电、自动化断电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电路板;2.主动臂;3.扭簧;4.从动臂;5.驱动臂;6.固定架;7.铁芯;8.脱扣线圈;9.弹性件;10.静触点;11.弹片;12.动触点;13.壳体;14.口部;15.棘齿;16.插孔;17.插板;18.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有联;田杰,未经许有联;田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2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戴式乐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胡用的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