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化模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2717.8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施金良;贾碧;胡愚;欧文广;吴云君;张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133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化 模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工程的教学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焦化设备的焦化模型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冶金主要包括焦化、烧结、炼铁、转炉、连铸和轧钢等工艺过程,其中,焦化是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的工艺过程。
现场的焦化设备主要包括焦炉、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熄焦车,其中,焦炉主要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炉顶和烟道组成,炭化室和燃烧室交替设置,炭化室的开口处设置有能够取下的活动门;装煤车设置在焦炉炉顶的轨道上,用于承受煤塔漏嘴放下的煤粉,并且装煤车能够沿焦炉炉顶的轨道运行,同时通过炭化室顶部的装煤孔将煤粉放入炭化室中;焦炉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推焦车设置在焦炉一侧的轨道上,拦焦车设置在焦炉一侧的轨道上,并且推焦车和拦焦车均能够在各自所在的轨道上运动;推焦车上具有在炭化室的活动门被取下时将炭化室内生成的焦炭推到拦焦车上的推焦杆,拦焦车能够将生产得到的焦炭转移到熄焦车上进行冷却。工作时,经过蓄热室预热后的煤气和空气在燃烧室内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侧向传递到炭化室内,使炭化室内的煤粉炭化,在炭化室内的煤粉炭化得到焦炭时,首先通过取门机构将炭化室的活动门取下,然后使推焦车上的推焦杆动作将炭化室的焦炭推到拦焦车上,最后拦焦车再将焦炭转移到熄焦车内进行冷却。
目前,冶金工程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书本和现场实习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当学生到冶金现场进行实习时,由于缺少对冶金设备的初步了解,因此理解能力较差,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前冶金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在冶金工程专业学习中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对冶金设备进行初步了解的模型系统,以便增加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化模型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不需要到现场就能够对焦化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动作过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方便、直观地进行教学,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焦化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炉模型、装煤车模型、推焦车模型、拦焦车模型和熄焦车模型,所述焦炉模型的顶部设置有导轨,所述装煤车模型设置在焦炉模型顶部的导轨上;所述焦炉模型的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所述推焦车模型设置在焦炉模型一侧的导轨上,所述拦焦车模型和熄焦车模型设置在焦炉模型另一侧的导轨上。
进一步,所述装煤车模型、推焦车模型、拦焦车模型和熄焦车模型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并且装煤车模型、推焦车模型、拦焦车模型和熄焦车模型能够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在各自所在的导轨上运动。
进一步,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与装煤车模型、推焦车模型、拦焦车模型和熄焦车模型的动力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装煤车模型、推焦车模型、拦焦车模型和熄焦车模型在各自所在的导轨上运动。
进一步,所述焦炉模型内具有若干个相互隔开的焦化室,每个焦化室具有能够拆下的活动门,所述推焦车模型上具有能够在活动门拆下时伸入焦化室的推焦杆。
进一步,所述焦化室内设置有能够发光以模拟高温的灯具。
进一步,还包括烟道模型系统,所述烟道模型系统设置在焦炉模型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烟道模型系统包括烟道、主烟道、压力阀和拉索,所述烟道设置在焦炉模型的顶部,所述压力阀设置在烟道和主烟道之间,用于控制烟道和主烟道的接通或断开,所述拉索设置在压力阀的动作机构上,用于控制压力阀的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是结合现场高炉炼铁设备而设计的模型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不需要到现场就能够对高炉炼铁设备的结构原理和动作过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方便、直观地进行教学,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到现场实习的理解能力;
(2)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教学的模型系统,不需要实际进行焦化处理,因此在体积上能够大幅度缩小,在结构上也能够大大进行简化,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焦化模型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焦化模型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2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密度地形图立体模型
- 下一篇:动量倍增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