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黑板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787.1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高宝岩;嵇红亮;宣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浩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王晓春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黑板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教用品,具体指一种除尘黑板擦。
背景技术
黑板擦、黑板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文教用品。现在黑板大多由高分子合金颗粒与环氧树脂经一次性压制而成,能与磁性物质相吸引。在教学过程中,一般的黑板擦擦粉笔字迹时,会造成粉尘四处飞扬的现象,影响教学,污染环境,危害师生身体健康。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人们也研制了不少除尘的黑板擦。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1646175U,授权公告日2010.11.24,实用新型名称为“防尘黑板擦”;以及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授权公告号CN202413199U,授权公告日2012.09.05,实用新型名称为“吸尘式黑板擦”。但皆因效果不明显、操作麻烦、价格昂贵等原因,而较难推广。此外,普通黑板擦在擦拭黑板时一般较为费力,且效果较差、速度较慢。这些问题至今还没得到较好地解决。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擦拭的除尘黑板擦。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除尘黑板擦,该黑板擦包括擦体与基座,所述基座设有凹槽,擦体设置在凹槽中,所述擦体壁和所述基座内壁之间形成储存粉尘的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端口周边设有端口向内的除尘片,擦体面高于除尘片的端口面;按压基座时,除尘片与擦体同时触碰黑板,擦体面的位置发生改变,擦体面与除尘片的端口面同高,擦体与除尘片之间形成间隙,腔室敞开,粉尘通过间隙处的除尘片被止挡并储存在腔室内。即该黑板擦按压在黑板上擦拭时,粉尘通过擦体与除尘片之间的间隙进入腔室内;当松开该黑板擦时,即取下该黑板擦后,擦体弹出除尘片的端口面,擦体面位置复原,擦体与除尘片两者相触碰,擦体与除尘片之间形成的间隙关闭,腔室闭合,粉尘储存于腔室内。
根据上述结构特征,亦可在黑板擦设有磁性件,基座端口周边设有端口向内的除尘片,擦体面高于除尘片的端口面;磁性件与黑板吸合时,除尘片与擦体同时触碰黑板,擦体面的位置发生改变,擦体面与除尘片的端口面同高,擦体与除尘片之间形成间隙,腔室敞开,粉尘通过间隙处的除尘片被止挡并储存在腔室内。即该黑板擦的磁性件与黑板吸合,该黑板擦在黑板上擦拭时,粉尘通过擦体与除尘片之间的间隙进入腔室内;当磁性件与黑板分开时,即取下该黑板擦后,擦体弹出除尘片的端口面,擦体面位置复原,擦体与除尘片两者相触碰,擦体与除尘片之间形成的间隙关闭,腔室闭合,粉尘储存于腔室内。
同时,在上述松开基座或基座从黑板上取下之前,即上述该两类黑板擦从黑板上取下之
前,先把该黑板擦的除尘片往内侧擦体处按压,使得仍在黑板上的该黑板擦的除尘片与擦体相触碰,除尘片与擦体之间的间隙闭合,腔室由敞开变为闭合,使得所有的粉尘都被止挡并密封在腔室中后,再将此该黑板擦从黑板上取下;当擦体壁设有与除尘片尖端配合的间隙管套时,在取下该黑板擦后,将其除尘片往内侧按压,使除尘片上的粉尘进入间隙管套内。
根据上述该黑板擦设置磁性件的结构,所述磁性件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或设置于所述擦体与所述基座之间,或嵌设于所述擦体内,或所述除尘片为磁性体。当在擦拭粉笔字迹时,需要将该黑板擦向黑板侧施加压力以增大摩擦力擦除字迹;设有磁性件,使得该黑板擦与黑板之间产生吸力,减小向黑板侧所施加的压力;同时,磁性件的磁力大小设计为在移动黑板擦时,恰好将其粉笔字迹擦除。上述磁性件的具体设计方案根据现有技术而设计,如:所述除尘片采用橡胶磁;上述结构四种磁性件的结构设置亦可根据需要选定,只要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和储存粉尘的技术目即可。
所述擦体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中部,所述腔室环绕在所述擦体的周围。上述擦体设置于基座中心的结构,为了使该黑板擦将擦拭下来的粉尘较容易地被止挡并储存在腔室内。所述擦体面至基座的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当该黑板擦在受力的情况下,擦体面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擦体面由原来比除尘片的端口面高变为与其同高。同时,上述设计方案中所述擦体亦可设为弹性体,或擦体与基座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性体结构的擦体采用海绵等弹性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浩,未经陈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产科胎头吸引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光自动跟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