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762.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东;刘中桂;周艳秀;陈志强;葛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科龙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联动 调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水器,尤其是一种新型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
背景技术
油田注水井分层注水工艺多数采用同心或偏心配水器工具,与封隔器联做将注水井内的射孔层段分为几个注水层段,配水器连接在注水层段之间。其测试配注方式是采用流量计进行人工分层测试,靠经验计算水咀大小再调配,将调配好的水嘴安装在堵塞器上进行投捞,实现目的层段注水。配注时,从井口加压注水,液体从堵塞器水咀进入油套环空,从而实现配注功能。整个测试、流量配注及投捞都是人工操作,即麻烦、又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反复投捞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因注水井内管柱结垢、出砂、死油、管柱腐蚀,导致井内落物、工具遇阻等现象,最大缺点投捞成功率很低,在投捞测试过程中,录取数据误差大。
研究一套新型工艺技术,彻底解决投捞问题是很必要的。插入联动自调配水工艺技术式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在保证各层有效注水的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少投捞作业,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功率高,实现自动验封、自动配注、自动监控的新型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包括插入式自调控制器和工作筒体,所述工作筒体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上接头、主体、接管和下接头;所述主体上方安装有顶紧环,所述主体内安装有水嘴;所述水嘴上方安装有压环,水嘴下方安装有阀芯;
所述阀芯下方通过压母固定有联动滑套,所述联动滑套连接有转动机构,带动阀芯上下移动;所述联动滑套内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下方螺纹连接有转动固接体,所述定位套通过放松销钉与转动固接体紧固在一起,所述定位套内设有定位轴肩;
所述转动固接体下方设有轴承托架,所述轴承托架外设有锁止滑块,所述锁止滑块下方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固接体与轴承托架之间和所述转动轴与轴承托架之间分别设有推力轴承。
所述上接头、主体、接管和下接头之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电器元件全部安装在插入式自调控制器内密封,而井下预置式配水器工作筒本体内无电器,在井下实现插入对接后,电缆供电控制电机转动,转动轴驱动阀芯上下产生位移,从而实现水嘴自动开启和关闭功能。设备执行机构按照地面指令完成验封及注水量自动调节,免投捞测试作业,投捞测试成功率高、实现自动验封、自动配注、自动监控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包括插入式自调控制器和工作筒体,所述工作筒体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上接头1、主体4、接管9和下接头19;所述主体4上方安装有顶紧环2,所述主体4内安装有水嘴6;所述水嘴6上方安装有压环3,水嘴6下方安装有阀芯7;
所述阀芯7下方通过压母10固定有联动滑套8,所述联动滑套8连接有转动机构,带动阀芯7上下移动;所述联动滑套8内设有定位套11,所述定位套11下方螺纹连接有转动固接体14,所述定位套11通过放松销钉12与转动固接体14紧固在一起,所述定位套11内设有定位轴肩13;
所述转动固接体14下方设有轴承托架18,所述轴承托架18外设有锁止滑块15,所述锁止滑块15下方设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固接体14与轴承托架18之间和所述转动轴17与轴承托架18之间分别设有推力轴承16。
所述上接头1、主体4、接管9和下接头19之间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5。
本实用新型的插入式联动自调配水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井口加压,座封封隔器,控制器进入验封状态,同时采集各层位压力、温度等参数。按程序指令,插入式自调控制仪器进入调配过程,开始进入注水自控模式,步进电机驱动调节阀芯转动,开启配水水嘴,并调整水嘴开度,即调节各层注水流量,达到分层调配的目的。正常注水过程,电缆停止供电,电机不启动。需要调配水嘴时电机方可供电工作。井口监控各层流量值,分析注水量是否合理,一旦发生压力、流量等异常情况,可重新输入指令调整程序,重新调配,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科龙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科龙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7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