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带电流显示功能的小型电子针灸治疗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51269.X | 申请日: | 2013-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玉姣 |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4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流 显示 功能 小型 电子 针灸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针灸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带电流显示功能的小型电子针灸治疗仪。
背景技术
电子针灸和传统的针灸不一样,电子针灸通过音频脉冲来刺激穴位,也和普通的电针不一样,不用银针,不刺破皮肤,无任何创伤和副作用。摒弃了传统针灸的缺点,继承发扬了传统针灸的优点。传统针灸能治的病它都能治。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针灸治疗仪存在体积都比较大,且需要连接电源才能够使用,耗能高、携带不方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带电流显示功能的小型电子针灸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第一电阻至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二极管、毫安表、电位器和针灸电极,所述电池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毫安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毫安表的第二端与所述针灸电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针灸电极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带电流显示功能的小型电子针灸治疗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采用电子元件少,结构小巧,方便携带,能够调节和显示针灸时电流的大小,以便于适应每个人不同的承受能力,且随处能够进行理疗,因此可以减少高昂的医药费和浪费在经常去医院就诊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池E、第一电阻R1至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二极管VD、毫安表mA、电位器RP和针灸电极,电池E的正极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电池E的负极同时与二极管VD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VD的正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毫安表mA的第一端连接,毫安表mA的第二端与针灸电极的第一端连接,针灸电极的第二端同时与电位器RP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玉姣,未经吴玉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2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震动粉底机
- 下一篇:肾内科血液透析定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