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载货汽车车门内护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0109.3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翠萍;廖克明;陈洪;温荣贵;赵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通用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N3/10;E05F15/00;E05B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5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载货 汽车 车门 内护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载货汽车车门内护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内护板是汽车车门系统中关键的部件之一,传统的车门内护板设计结构比较复杂,由内护板本体及其它附件组成,附件主要有喷淋壶盖、文件盒、车门扶手、车门拉手、车门锁扣手、玻璃升降器摇柄组成,装配在车门内护板上。以往车门内护板本体表面设计是凹面设计,对驾驶员侧面防护缓冲较小,安全性能差。文件盒虽然满足使用功能,但是仅限于放置普通文件类物品,放置空间较小,无法放置水杯,且浪费驾驶室的有限空间,也影响美观。前门内饰板可采用一体式和分体式结构,但前门内饰板一体式结构颜色单调,无法满足分色处理,且驾驶员易产生疲劳感,舒适性较差,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乐趣;而分体式结构虽然可以满足分色处理,但需增加装配工艺,且分装的内饰板总成易变形,到后期易导致内饰板松动、脱落等问题。传统轻型载货汽车内饰板配置单一,大部分只可以使用手动升降车窗,无法满足用户对电控车窗的配置需求。传统的内锁止按钮安装在内饰板让位槽上,内开启把手单独安装在内饰板上,不易操作内锁止按钮,实用性较差,未能充分考虑人机工程学原理。所以,研制开发一种适用性较强、功能性多、安全性较高,并能充分利用前门内饰板物品放置空间的轻型载货汽车车门内护板总成是客观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适用性较强、功能性多、安全性较高,并能充分利用前门内饰板物品放置空间的轻型载货汽车车门内护板总成,解决传统轻型载货汽车车门内护板总成结构简单,实用性差,安全性差,制造工艺复杂,内饰板配置单一,操作繁琐,成本高的问题,达到简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前门内饰板本体、前门内饰板门袋、前门内饰板堵盖、前门内扣手、前门开关控制面板,所述的前门内饰板本体的上部采用凸面结构,下部前门内饰板门袋安装处采用凹面结构,所述的前门内饰板门袋上设置有水杯放置结构,所述的前门内饰板本体上加工有安装玻璃升降器手柄的安装孔,还包括一个前门手柄总成,所述前门手柄总成将内锁止按钮集成在内开启手柄上。
本实用新型的前门内饰板本体上部采用凸面结构,下部前门内饰板门袋安装处采用凹面结构,造型新颖,在不影响驾驶室内部操作空间的前提下,对驾驶员和乘客的侧面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安全性能好;在前门内饰板门袋上设置有水杯放置结构,既增加了物品的放置空间,又满足了用户放置文件及物品的需求,也方便驾驶员日常使用水杯;通过预设玻璃升降器安装孔来改进传统轻型载货汽车内饰板配置单一的问题,可供用户对电控车窗和手动车窗配置的选择,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将内锁止按钮与内开启手柄集成为一体的前门内手柄总成,一个部件上实现两种功能,操作方便,设计更加人性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靠实用,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成本,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内车门上后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前门内饰板本体,2-前门内饰板门袋,3-前内内饰板堵盖,4-前门内扣手,5-前门开关控制面板,6-前门内手柄总成,7-前门内手柄罩,8-玻璃升降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通用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一汽通用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0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