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效翼船用简易上下岸滑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9981.6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东;查建波;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海南)飞船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效翼船用 简易 上下 滑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道系统,尤其涉及供地效翼船上下岸的滑动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地效翼船需频繁上下岸的特殊使用性能,安装登陆轮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其设计和安装较为复杂,造成有效重量的损失(登陆轮系统的增加将减少乘员、货物或燃油的载重数量),因此,起吊作业成为实现地效翼船上下岸的最常规途径,但频繁的起吊操作对地效翼船结构稳固性构成严峻的考验,其安全风险也令人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地效翼船用简易上下岸滑道系统。该滑道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只需较少人力配合即可实现地效翼船平稳、快速上下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地效翼船用简易上下岸滑道系统,包括:铺设于水岸交接坡道的工字钢纵向双轨滑道,四轮拖车、设于岸上并控制所述拖车运行的卷扬机;
所述纵向双轨滑道分为坡道段和水下段,所述水下段长度根据所述地效翼船在水中所需浮力设计;
所述纵向双轨滑道水下段设有固定支架加固;
所述纵向双轨滑道水下段末端设有可平置的拦阻架;
所述拖车左右轮分别位于所述纵向双轨滑道双侧工字钢的槽口内行驶。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的供地效翼船上下岸的滑道系统,采用工字钢在水岸交接坡道上铺设双轨滑道,工字钢槽口作为拖车车轮的行驶轨道,辅以卷扬机机械牵引、拦阻架限位、固定支架加固等细节设计,只需较少人力配合即可实现地效翼船平稳、快速离岸下水和离水上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铺设于水岸交接坡道的工字钢纵向双轨滑道1、四轮拖车2、设于岸上并控制所述拖车运行的卷扬机3;纵向双轨滑道1分为坡道段和水下段,水下段长度根据所述地效翼船在水中所需浮力计算并设计,本实施例中水下段实际长度为15m;所述水下段设有固定支架4加固,防止因水动力作用引起滑道漂移;水下段末端还设有可平置的拦阻架5,用于限位四轮拖车2;作业时,四轮拖车2左右轮分别位于双轨滑道1双侧工字钢的槽口内行驶,且不会因水浮力影响而上浮。
本实用新型作业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当地效翼船6离岸B入水C时,首先引导装载地效翼船6的四轮拖车2左右车轮分别驶入纵向双轨滑道1双侧工字钢的槽口内,四轮拖车2完成定位,在卷扬机3钢索牵引作用及自身重力作用下,四轮拖车2平稳下行,缓慢进入水中,随着吃水不断加深,地效翼船6由于水浮力作用逐渐脱离四轮拖车2,当拖车到达滑道末端,受拦阻架5限位使其无法继续下滑,此时,地面工作人员朝水中方向轻推地效翼船6,船体即可完全脱离四轮拖车2,改由工作艇拖拽地效翼船6离开滑道区域进入浮航状态。
当地效翼船6离水C上岸B时,拦阻架5平置,先由工作艇拖拽船体至滑道区域,再由工作艇拖带船体艉部,地面工作人员拖带船体艏部,前后协调配合将地效翼船6牵引至停留在双轨滑道1内的四轮拖车2上部,确认装载位置正确后,启动卷扬机3拖拽,装载地效翼船6的四轮拖车2沿纵向双轨滑道1平稳驶离水面上岸。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只需较少人力配合即可实现地效翼船平稳、快速上下岸。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海南)飞船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海南)飞船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9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星导航接收机、设备和用于定位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方法
- 下一篇:多普勒测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