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型化组合电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9955.3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8;H01F2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型化 组合 电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器结构,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可供芯体套设在其中的扁平状线圈的薄型化组合电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今电子元件的领域中,电感元件常作为电子电路中的被动元件,该电感元件的功能通常是作为抑制高频电路内的高频讯号的滤波器。图1为已知电感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感元件具有芯体10、线圈11、基座12、及壳体13。芯体10是由呈一工字状的磁性材料所制成,且具有一体形成的芯体上板体101、芯体下板体102、及柱体103。芯体下板体102系与柱体103的下表面连接,且可选择地具有出线槽1011以供线圈11的两个接脚部111穿出;芯体上板体101系与柱体103的上表面连接。此外,一体形成的芯体上板体101、芯体下板体102、及柱体103是由相同的磁性材料制成,以供在外部电路施加变化的电流在线圈11上时,使线圈11产生的磁力线可由芯体10增强,从而增加电感元件1的电感值。基座12是在芯体10制成后连接到芯体10的芯体下板体102的下表面,且基座12具有两个挂线脚121,而所述些挂线脚121分别各具有挂线槽121a,以在分别供线圈11的两个接脚部111穿出后,再将两个接脚部111分别缠绕到所述些挂线脚121上。因此,在基座12连接到芯体下板体102的下表面后,线圈11是通过绕线工艺而缠绕在柱体103上,并在绕线结束时仔细将两个接脚部111分别对准所述些挂线槽121a,以使所述些接脚部111可顺利从所述些挂线槽121a穿出。
在上述已知电感元件的制作过程中,若基座12与芯体下板体101连接的定位不准确或线圈11的绕线停止位置发生偏差,则会造成接脚部111无法从挂线槽121a穿出,因此绕线时需要人工监控或调整,才能将接脚部111与挂线槽121a重新对位,从而导致此制作过程难以实现自动化。
此外,由于芯体10中的芯体上板体101、芯体下板体102、及柱体103是由相同的磁性材料一体形成,故线圈11仅能使用绕线工艺在柱体103上绕制而成,因此无法将预先制成的线圈11插置(以插入组装方式)套设在柱体103上。另外,柱体103仅能使用与芯体上板体101及芯体下板体102相同的磁性材料,故若在柱体103需要使用较芯体上板体101(如锰锌铁氧体)及芯体下板体102(如镍锌铁氧体)较低导磁率但磁力线饱和度较高的磁性材料(如纯铁粉或锰锌铁氧体),因此已知电感元件中一体形成的芯体10无法提供自由选择材料的功效。且具有减少周长及截面积的柱体103作为受线圈11绕制的组件,却仍能够具有足够的磁力线数以维持电感元件的磁性特性并从而可使用较短的线圈11以得到较低的电阻特性及线材消耗量,以及可依据所需磁性特性及元件厚度要求(如柱体103可选择磁力线饱和度较高的材料,而壳体13可选择磁力线饱和度较低但导磁率较高的材料并可制成较薄的厚度,从而具有足够的封闭磁力线数以维持电感元件的磁性特性且具有较薄的元件总厚度)来自由选择磁性材料。
再者,已知电感元件若在壳体13与芯体10组装后呈现歪斜状态,将使壳体13与外缘之间产生间隙,并从而导致磁力线回路的发散及电感值的变化。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薄型化组合电感器结构,具有更佳的组装良率,并且由于电感的相关组件可分别制备及可分别选择不同磁性特性的材料,故大大提升自动化组装的生产效率及电感的设计弹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薄型化组合电感器结构,包括:
芯体;
扁平状线圈,具有中空部及向外侧延伸的两接脚部,所述中空部用于供所述芯体套设在其中;
板体,供所述芯体和所述扁平状线圈设置在其上表面,且所述板体对应所述两接脚部的位置具有两出线槽,用于容置所述两接脚部;
上盖体,与所述板体接合并包覆所述芯体和所述扁平状线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板体的下表面具有两容纳部,所述容纳部自所述出线槽向内侧延伸,用于容置弯折后的所述两接脚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体为圆柱体或多角型柱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芯体设置在所述中空部内。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上盖体与所述板体接合并包覆所述芯体和所述扁平状线圈时,所述两接脚部是自所述两出线槽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9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垄或大垄双行花生收获机
- 下一篇:镜脚的可快速拆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