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印机墨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9621.6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8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平;陈贵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市多维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墨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尤其是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一种比较常用的打印机墨盒,装有一块能够让空气透过但不能让墨水透过的“拒水导气膜”,在打印头的负压作用下,墨水从出墨口释放至打印头,经打印头的喷嘴打印到媒介上形成文字和图案,这种结构的墨盒的优点是墨水可以被充分利用,残墨量极少但残材料成本和组装成本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打印机墨盒材料和组装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性能稳定、材料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打印机墨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墨水腔以及通过连通槽与该墨水腔连通的缓冲室,墨水腔的下方设有出墨口;所述缓冲室的一侧设有连通大气的导气孔;
所述缓冲室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拒水导气塞,其中一个拒水导气塞将所述墨水腔和缓冲室分隔开。
优选地,所述拒水导气塞是一种能够让气体通过的多孔材料。
优选地,所述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间。
优选地,所述拒水导气塞材料的表面能小于墨水的表面能。
优选地,所述拒水导气塞在没有外力的作用时,墨水不会在材料中渗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打印机墨盒的缓冲室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拒水导气塞,能有效地防止墨水从缓冲室泄漏,性能稳定、材料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打印机墨盒,包括墨水腔1以及通过连通槽2与该墨水腔1连通的缓冲室3,墨水腔1和缓冲室3由墨盒盖4密封,墨水腔1的下方设有出墨口5;缓冲室3的一侧设有连通大气的导气孔6;缓冲室3内设有一个拒水导气塞7,该拒水导气塞7将墨水腔1和缓冲室3分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拒水导气塞7是一种能够让气体通过的多孔材料,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间,优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组成拒水导气塞7的多孔材料是一种能够让气体通过的聚烯烃多孔材料,或掺杂有聚四氟乙烯的聚烯烃多孔材料,其孔隙率控制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九十之间,该多孔材料在没有外力的作用时,墨水不会在材料中渗透。当墨盒组装完成后,导气孔6被封闭,墨水与拒水导气塞7接触而产生自动液封现象,阻止空气从缓冲室3进入到墨水腔1,如果将墨盒按出墨口5向下的方向放置,墨盒体底部的墨水由于墨水重力的作用而对拒水透气塞造成压力,一部分墨水部分被压入到拒水导气塞7中,拒水导气塞7中的空气被部分压入至缓冲室3的剩余空间中,此时墨水腔1一侧形成负压,缓冲室3内形成正压,当缓冲室3和墨水腔1之间的压力差与由于墨水重力作用而造成的对拒水导气塞7的压力相等时,墨水在拒水导气塞7中达到平衡。
当墨盒被安装到打印机上时,墨盒体上部或墨盒盖上的导气孔6的封闭被打开,缓冲室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随着打印头将墨水从出墨口输出,墨水腔1内的负压上升,被压入到拒水导气塞7中的墨水被逐渐吸回到墨水腔1中,但由于拒水导气塞7的一端始终与墨水接触,起到一个自动液封的作用,外界的气体不能自由通过拒水导气塞7进入墨水腔1。当墨水腔1中的墨水被进一步消耗时,墨水腔1中的负压进一步上升,导致缓冲室3和墨水腔1之间的压差进一步升高,缓冲室3中的空气通过拒水导气塞7进入墨水腔1,从而使墨水腔1中的负压平衡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直到墨水被打印完为止。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墨盒中的负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墨水腔1中的负压减小,部分墨水被压入到拒水导气塞中;当温度降低时,墨水腔1中的负压升高,外界气体通过拒水导气塞7进入墨水腔1,因此无论温度升高或降低,墨水腔1中的负压始终平衡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市多维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市多维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9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传动式无级变速机构
- 下一篇:智能电表基于仿真的虚拟故障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