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溶胶喷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9180.X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福;徐西成;刘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2 | 分类号: | B05B7/02;B05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溶胶喷雾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喷雾器,结构单一,雾化效果差,很难满足一些特殊行业的应用,特别是雾化效果直接影响到药液的喷洒效果,颗粒更细、更均匀的雾化效果可以提高药品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的气溶胶喷雾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溶胶喷雾器,包括药桶、风机、出气管、喷雾头、液体管、增压气体管和电源开关;所述风机与所述药桶可脱卸连接;所述喷雾头设置于所述出气管的前端;所述出气管的后端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液体管起始端插入所述药桶内,末端穿过风机延伸至喷雾头;所述增压气体管进气端连接风机,出气端位于放置于所述药桶内的液面之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风机的进气端设置空气过滤块。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体管的起始端距离所述药桶的底部距离为0.5c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药桶的上部设置把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把手为中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增压气体管的出气端放置于所述中空的把手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喷雾头上设置控制液体管内水流速度的调流阀。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药桶后部螺纹连接有后盖。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喷雾头包括外壳、涡轮,所述涡轮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涡轮的前端部不露出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为空腔,与所述出气管联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液体管的末端设置于所述涡轮的中间,同时,所述液体管的末端低于所述涡轮前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雾化效果好,便于使用,机身轻。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气溶胶喷雾器,包括药桶1、风机2、出气管3、喷雾头5、液体管6、增压气体管7和电源开关9;所述风机2与所述药桶1可脱卸连接;所述喷雾头5设置于所述出气管3的前端;所述出气管3的后端与所述风机2连接;所述液体管6起始端插入所述药桶1内,末端穿过风机2延伸至喷雾头5;所述增压气体管7的进气端连接风机2,出气端位于放置于所述药桶1内的液面之上。
优选的,所述风机2的进气端设置空气过滤块10,防止在使用过程中风机2内进入杂质破坏风机2。
优选的,所述液体管6的起始端距离所述药桶1的底部距离为0.5cm,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吸入杂质堵塞液体管6。
优选的,所述药桶1的上部设置把手4,方便使用。
优选的,所述把手4为中空,减轻喷雾器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增压气体管7的出气端放置于所述中空的把手4内,防止使用时风机2内进入药液。
优选的,所述喷雾头5上设置控制液体管6内水流速度的调流阀12,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变换喷雾量。
优选的,所述药桶1后部螺纹连接有后盖8;所述药桶1的把手4的后端设置有栓11;所述喷雾头5上固定有与栓11配合使用的挂链15,在不适用的情况下减小空间。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喷雾头5包括外壳13、涡轮14,所述涡轮14设置于所述外壳13内部,所述涡轮14的前端部不露出外壳13;所述外壳13内部为空腔,与所述出气管3联通,。
优选的,所述液体管6的末端设置于所述涡轮14的中间,同时,所述液体管6的末端低于所述涡轮14前端部,目的是雾化的效果更好。
使用时,在药桶1内装入药液,打开风机2,风机2吹出的大部分空气从出气管3内排出,另一部分从增压气体管7内排出,增压气体管7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药桶1内部,从而提高了药桶1内的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药桶1内的药液从液体管6内排出,在液体管6的末端,喷出的液体被出气管3内排出的高速风吹打成雾气,涡轮14的设置更有利于雾气的产生且雾气颗粒更小更均匀。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9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缆故障监测装置
- 下一篇:彩墨水画的绘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