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亚克力折弯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47268.8 | 申请日: | 2013-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7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雅妮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3/04 | 分类号: | B29C53/04;B29C53/8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421 江苏省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亚克力 折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亚克力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亚克力折弯机。
背景技术:
亚克力折弯机又名亚克力热弯机,广泛的讲又称为塑料板热弯机。亚克力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用的塑料板材之一,所以人们把对亚克力折弯成型的设备称之为亚克力折弯机;原理来讲,但从对亚克力等塑料板材的折弯原理讲,它是通过对板材加热软化后折弯成型的,所以又称为亚克力热弯机。
现有的亚克力折弯机的操控装置多设在机身上,而机身比较矮,这使得工作人员在操控时,需蹲下操作,再站起来观察操作状况,给操作带来一些不便。
市面上的一些亚克力折弯机在折弯时无法精确折弯的角度,且调整加热缝隙时都要将亚克力取下再重新定位,这样会影响加工精度。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亚克力折弯机,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精确调整折弯的角度,且能随时调节加热缝隙,避免工件的重新拆装,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架1、工作平台2、压板3、折弯板4、加热管5、加热管安装支架6、角度尺7、角度调节转盘8、活动连接装置9、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操控装置11、连接件12、万向节13;机架1的上方设有工作平台2,工作平台2上设有压板3和折弯板4,且压板3和折弯板4之间设有加热管5,加热管5的两端通过加热管安装支架6固定,折弯板4的一端设有角度尺7,角度尺7与机架1一侧的角度调节转盘8连接,折弯板4与压板3的一端通过活动连接装置9连接,活动连接装置9上设有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操控装置11通过连接件12与机架1连接,且连接件12与机架1的连接处设有万向节13。
所述的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可以调节压板3和折弯板4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拆卸工件。
所述的操控装置11可以任意角度转动,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使得操作变得顺畅。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接通电源,通过操控装置11设定好电压、时间等,再根据折弯的要求调节角度调节转盘8和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启动设备,折弯板4自动按照要求对工件折弯,需要在工件的另一处再次折弯时,调节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再调节角度调节转盘8即可,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精确调整折弯的角度,且能随时调节加热缝隙,避免工件的重新拆装,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架1、工作平台2、压板3、折弯板4、加热管5、加热管安装支架6、角度尺7、角度调节转盘8、活动连接装置9、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操控装置11、连接件12、万向节13;机架1的上方设有工作平台2,工作平台2上设有压板3和折弯板4,且压板3和折弯板4之间设有加热管5,加热管5的两端通过加热管安装支架6固定,折弯板4的一端设有角度尺7,角度尺7与机架1一侧的角度调节转盘8连接,折弯板4与压板3的一端通过活动连接装置9连接,活动连接装置9上设有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操控装置11通过连接件12与机架1连接,且连接件12与机架1的连接处设有万向节13。
所述的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可以调节压板3和折弯板4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拆卸工件。
所述的操控装置11可以任意角度转动,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使得操作变得顺畅。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接通电源,通过操控装置11设定好电压、时间等,再根据折弯的要求调节角度调节转盘8和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启动设备,折弯板4自动按照要求对工件折弯,需要在工件的另一处再次折弯时,调节加热缝隙调节转盘10,再调节角度调节转盘8即可,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精度高。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精确调整折弯的角度,且能随时调节加热缝隙,避免工件的重新拆装,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雅妮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雅妮服务外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7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用二维针孔电动实时调整方法
- 下一篇:光纤固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