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7037.7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严俊;杨汝林;彭昆宁;周庆华;刘成;龚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泛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贝杰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0 | 分类号: | F27B7/2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蓄热式预热装置,属于冶炼辅助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一个有一定斜度的圆筒状设备,借助窑体的转动来促进物料在回转窑内完成搅拌、混合,并在搅拌、混合过程中使物料充分接触而进行有关反应,尤其在窑头喷煤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热,通过热量的辐射、热气的对流以及与窑砖的热传导等方式,将热传给物料,同时物料在窑体的转动过程中向前移动。回转窑是燃烧设备,燃料在其中燃烧并产生热量;同时也是传热设备,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给物料,从而让物料吸收热量进行煅烧;更是输送设备,将原料从进料端输送到出料端。而燃料燃烧、传热及原料输送三者间必须合理配合,这样才能使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给输送过程中的物料,以完成物料的焙烧、煅烧等过程,从而达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目的。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如高铝钒土矿的焙烧,以及氢氧化铝、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的生产、焙烧。
传统回转窑主要使用煤(喷煤)、高热值煤气、天然气等作为燃料,烧嘴处温度约1300℃,燃料成本高昂,环境代价大。而在回转窑的生产过程中,部分企业试图使用富余的低热值燃气——高炉煤气等,但由于高炉煤气热值低,无法直接燃烧用于回转窑。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以充分利用富余的低热值高炉煤气,确保回转窑的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高炉煤气因热值低,无法直接用于回转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转窑的蓄热式预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蓄热式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炉,设于预热炉内的其上设空气进、出管的空气预热器和其上设煤气进、出管的煤气预热器,空气出管和煤气出管与回转窑燃烧口处的主烧嘴相连,其特征在于预热炉一端设有其上带空气进、出管和煤气进、出管,其内带烟道的蓄热室,预热炉另一端设有烧嘴,蓄热室空气出管和煤气出管与烧嘴相连,蓄热室烟道与预热炉相连,以便将部分低热值煤气和助燃空气先送入蓄热室预热后,再经烧嘴送入预热炉中燃烧,对空气预热器中的空气和煤气预热器中的煤气进行加热,以向回转窑输送预热的空气和煤气。
所述空气预热器空气进管与鼓风机相连。
所述煤气预热器煤气进管与高炉煤气管相连,以便将低热值高炉煤气送入煤气预热室升温为高热值煤气后,再供给回转窑使用。
所述蓄热室空气进管与鼓风机相连,煤气进管与高炉煤气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利用部分高炉煤气对预热炉中空气预热器中的空气和煤气预热器中的煤气进行加热,以提高煤气热值,从而使回转窑能够充分利用富余的低热值高炉煤气,在确保回转窑的正常生产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燃料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实为一理想的回转窑用燃气预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热式预热装置,包括预热炉9,设于预热炉9内的其上设空气进、出管的空气预热器10和其上设煤气进、出管的煤气预热器11,空气出管15和煤气出管13与回转窑17燃烧口处的主烧嘴16相连,预热炉9左端设有其上带空气进、出管和煤气进、出管,其内带烟道4的蓄热室12,预热炉9右端设有烧嘴8,蓄热室12空气出管7和煤气出管14与烧嘴8相连,蓄热室12烟道4分别与预热炉9和烟囱1相连,空气预热器10空气进管6与鼓风机相连,煤气预热器11的煤气进管5与高炉煤气管相连,以便将低热值高炉煤气送入煤气预热室升温为高热值煤气后,再供给回转窑使用;蓄热室12空气进管3与鼓风机相连,煤气进管2与高炉煤气管相连;以便将部分低热值煤气和助燃空气先送入蓄热室12预热后,再经烧嘴8送入预热炉9中燃烧,对空气预热器10中的空气和煤气预热器11中的煤气进行加热,以向回转窑17输送预热的空气和煤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泛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贝杰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泛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贝杰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7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