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线圈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46356.6 | 申请日: | 2013-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卢晨光;熊腾;郑继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熊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0 | 分类号: | H05B3/00;C03B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线圈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领域的加热线圈夹具。
背景技术
电子废弃物再利用生产中,需要将CRT显示器内部的荧光粉和阴极罩予以收集,同时,CRT显示器中的锥形玻璃体属于含铅玻璃,屏玻属于无铅玻璃,必须对CRT显示器进行分离和分别处理。
目前行业内现有的设备主要有:采用电热丝加热法和金刚石刀片机械切割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效率低下,现有技术切割CRT显示器需要100—200秒/只(本实用新型仅需要30—40秒/只),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2、安全系数小,在切割过程中容易造成事故,如出现漏电伤人,碎屑飞出伤人等情况。
3、作业环境污染严重,噪音很大,粉尘严重,损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其中机械切割粉尘(玻璃粉末)对人体有严重的职业病(尘肺)危害。
现有加热设备中其重要作用的加热部件,由于结构简单,已不能满足CRT显示器进行分离中的加热需求,无法配合切割自动化的需求将转化热能有效转化和传递。
有鉴于此,如何解决现有切割设备中的上述问题,有效配合加热 切割自动化,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效率低下、安全系数小、作业环境污染严重、无法有效加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线圈夹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线圈夹具,包括夹具座,以及设置在夹具座上的空心铜管线圈,高温固定件,发热装置,护套件,其中,空心铜管线圈由高温固定件夹持,护套件嵌套在高温固定件的外侧,发热装置还包括柔性感应发热器及弹性装置,柔性感应发热器固定连接弹性装置,空心铜管线圈围绕柔性感应发热器排布。
优选地,加热线圈夹具的空心铜管线圈围绕柔性反应发热器形成闭环,并且空心铜管线圈与柔性反应发热器之间设有空隙;
优选地,加热线圈夹具的高温固定件的数量为两组或者四组;
优选地,加热线圈夹具的空心铜管线圈,高温固定件及发热装置固定安装在夹具座上。
优选地,加热线圈夹具的护套件活动安装在夹具座上;
优选地,加热线圈夹具的空心铜管线至少安装一组,每组设置两个线圈。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线圈夹具,不仅能增加切割产量,提高切割效率,降低能耗,降低噪音及粉尘污染,同时可有效配合切割设备自动化,定位准确,热能转化及传递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后,将会更 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夹具的剖面图;
图2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夹具一脚通电示意图;
图3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夹具两脚通电示意图;
图4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夹具四脚通电示意图;
图5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两脚夹具式加热线圈夹具机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无护套件式加热线圈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夹具的剖面图。参照图1,加热线圈夹具包括夹具座10,空心铜管线圈20,高温固定件30,发热装置40,护套件50,其中,空心铜管线圈20,高温固定件30,发热装置40固定安装在夹具座10上,护套件50活动安装在夹具座10上,夹具座10及护套件50均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耐温达到180℃以上,护套件50可根据需要从夹具座10上拆除,即设置成如图6所示的无护套件式加热线圈夹具结构。护套件50设置时高出高温固定件30,以更好的保护内部机构。发热装置40还包括柔性感应发热器401及弹性装置402,柔性感应发热器401固定连接弹性装置402。
图2、图3、图4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夹具一脚、两脚、四脚通电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高频电流通过空心铜 管线圈20的模腔,空心铜管线圈20由高温固定件30夹持,护套件50嵌套在高温固定件30的外侧,空心铜管线圈20绕柔性感应发热器401排布,柔性感应发热器401感受高频电磁波进行高速发热,经由弹性装置402的作用,紧紧贴合在被切割CRT显示器70上实现良好的热量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熊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熊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6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加热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 下一篇:耳机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