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涡电解阴极铜的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6234.7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波 |
主分类号: | C25C1/12 | 分类号: | C25C1/12;C25C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喻新学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阴极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涡电解,具体来说是环涡电解阴极铜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PCB板制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路板的铜表面进行微蚀刻,以提高铜表面与其他工序等的结合力,微蚀刻后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如果将这些废液直接排放,则势必造成很大的污染,且废液中大量的铜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被浪费掉,为此,一般采用电解方式将溶液中的铜提取出来。目前环涡电解技术已逐渐采用和普及,环涡电解又称为旋流电解,是一种有效分离和提纯金属的方法,环涡电解技术是基于各金属离子理论析出电位的差异,即欲被提取的金属只要与溶液体系中其他金属离子有较大的电位差,则电位较正的金属易于在阴极优先析出。环涡电解是由环形阴极桶和圆棒做成的阳极棒及其他部件组成的电解系统,最终析出得到的产品为铜筒,该铜筒中间为同心阳极圆棒,因铜筒与阴极桶的摩擦力较大,手工取铜较为困难,且在取铜时不能伤害到中心阳极圆棒表面的涂层,因此必须借助其他工具才能高效简单的将铜筒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涡电解阴极铜的提取装置,其能够在确保不伤害到中心阳极圆棒表面的涂层的情况下、轻松快捷的将铜筒取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环涡电解阴极铜的提取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锁紧螺杆,该锁紧螺杆的下端穿过固定座后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臂,活动臂的下端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活动臂围绕锁紧螺杆周向均匀布置,活动臂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由活动臂与固定座的铰接点形成的、与锁紧螺杆同轴的外接圆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卡板的直径,拧旋锁紧螺杆带动卡板向下运动,卡板推动活动臂张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摩擦片的外壁为弧面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摩擦片的外壁为齿形摩擦面。
进一步,所述摩擦片铰接在所述活动臂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活动臂为四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活动臂伸入至铜筒内,然后拧旋锁紧螺杆,锁紧螺杆带动卡板下移,卡板便推动活动臂逐渐张开,使得活动臂底端的摩擦片贴紧铜筒内壁,当向上拖拽本实用新型时,铜筒也随之被取出,摈弃了传统技术中采用手工取铜的方式,在取铜时,活动臂亦不会刮伤阳极圆棒表面的涂层,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紧凑、操作简单、取铜快捷、实施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环涡电解阴极铜的提取装置,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锁紧螺杆2,锁紧螺杆2螺纹连接在固定座1上,该锁紧螺杆2的下端穿过固定座1后固定连接有卡板3,卡板3为一圆板,所述固定座1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臂4,活动臂4的长度大于铜筒的高度,活动臂4的下端设置有摩擦片5,摩擦片5可直接固定在活动臂4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摩擦片5铰接在所述活动臂4的下端,当活动臂4在卡板3的推动下逐渐张开时,摩擦片5能够自由摆动微调而与铜筒内壁始终贴紧,且与铜筒内壁的接触面积大;所述活动臂4围绕锁紧螺杆2周向均匀布置,活动臂4可以是两根,也可以是3根,最好是4根,活动臂4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1上。
由活动臂4与固定座1的铰接点形成的、与锁紧螺杆2同轴的外接圆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卡板3的直径,这种结构使得在本实用新型处于未使用状态下,活动臂4所围成的平面圆的径向尺寸由上往下逐渐变小,因此当拧旋锁紧螺杆2带动卡板3向下运动时,卡板3能够推动活动臂4张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5的外壁为弧面壁,摩擦片5的外壁根据不同的铜筒的大小,其弧面壁的弧度大小并不相同,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大摩擦片5与铜筒内壁的接触面积,均衡铜筒受到摩擦片5的夹紧力,避免铜筒在摩擦片5的夹紧力作用下出现局部变形等;进一步优选,所述摩擦片5的外壁为齿形摩擦面,这样有利于增大摩擦片5与铜筒内壁的摩擦力,避免摩擦片5相对铜筒在取铜时发生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波,未经王晓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6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水电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外科病房换药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