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及汽车后下控制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5705.2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震华;余雷;寇宏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2 | 分类号: | B60G7/02;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和汽车后下控制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及操控性要求的提升,汽车后悬架越来越多的使用多连杆式悬架,这种悬架形式可以很好地平衡汽车的舒适性和操控性。在多连杆式后悬中,带有弹簧支撑盘的后下控制臂应用非常广泛。
如图1所示,现有的后下控制臂包括底板1′、顶板2′及U型加强板,上述底板1′、顶杆2′及U型加强板分别冲压成型。其顶板2′上带有弹簧支撑盘3′,一端通过连接孔5′和转向节连接,另一端通过安装孔4′安装衬套套管。该后下控制臂,主要是冲压成型,弹簧支撑盘3′及安装孔4′内的衬套套管按要求取用现成管件,各部件通过焊接连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后下控制臂功能单一,若其他配件,如横向稳定杆连杆或者减震器,需要其他位置提供连接点,则该后下控制臂上没有充分利用空间,这对于本身需要较多空间的多连杆悬架来说,在零件布置上会带来一些困难,不利于集中布置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安装点,可以进行集中布置零件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和汽车后下控制臂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其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控制臂本体上的弹簧支撑盘,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焊接在所述控制臂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连接底板和两块连接侧板,两块所述连接侧板垂直设置在所述连接底板的两侧,所述连接底板与两块所述连接侧板形成U形结构,所述连接底板焊接在所述控制臂本体上,两块所述连接侧板分别设置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连接支架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底板上设置有连接板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支撑盘的顶部设置有弧形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支撑盘与所述控制臂本体相连接处还设置有弹簧支撑盘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支撑盘与所述控制臂本体相连接处还设置有向下翻边的翻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本体包括U形控制臂底板和连接在所述控制臂底板上的控制臂顶板,所述控制臂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相连接螺栓孔,所述控制臂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衬套套管相连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装置,其包括汽车后下控制臂、弹簧、回跳缓冲块、连接杆和横向稳定杆,该汽车后下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控制臂本体上的弹簧支撑盘,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弹簧支撑盘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跳缓冲块相连接,所述控制臂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焊接在所述控制臂本体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稳定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支撑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回跳缓冲块限位的弧形凹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控制臂本体上还设置有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用于与其他配件如横向稳定杆连杆链接,使得该后下控制臂可以集中布置零件。并在控制臂本体上设置弹簧支撑盘,该弹簧支撑盘的顶面具有弧形面,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弹簧支撑盘顶部的弧形面集成了回跳缓冲块下止点限位的 作用,当后悬架承受垂向冲击载荷时,回跳缓冲块与弹簧支撑盘顶部的弧形面相接触,以阻止回跳缓冲块继续向下运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在不增加其它机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弹簧支撑盘顶部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和汽车后下控制臂装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可以集中布置多个零件,集成了多连杆后悬的多个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后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簧支撑盘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弹簧支撑盘的侧面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下控制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底板; 2′-顶板; 3′-弹簧支撑盘;
4′-安装孔; 5′-连接孔;
100-汽车后下控制臂; 1-控制臂本体; 11-控制臂底板;
12-控制臂顶板; 13-螺栓孔; 14-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5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