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5189.3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渊 |
主分类号: | F24D3/12 | 分类号: | F24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细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修装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室内采暖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地面低温采暖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毛细管网地板采暖的铺装方法还是千遍一律,先在地面上铺设保温板,然后在保温板上铺设30mm的承重层,再在承重层上铺设毛细管席,然后,在其上抹上5-10mm厚的灰泥,施工复杂,占用楼层高度,现场比较脏乱差,湿气重。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套能专供毛细管网干式铺装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板采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铺装方便、热量传输效果好、加热均匀的一种新型毛细管网地暖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包括地板和保温板以及铺设在地板和保温板之间的毛细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网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以及连通进水管和回水管的若干直径在4mm至5mm之间的的毛细管,所述的地板包括基板和复合在基板下表面的导热介质层,所述的基板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向上凹的凹槽,相应的所述的导热介质层形成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且能容纳所述的毛细管的毛细管容置腔,且所述的凹槽和所述的毛细管容置腔相互贴合,所述的毛细管网被设置在所述的地板和所述的保温板之间,所述的毛细管处在所述的毛细管容置腔内,且所述的毛细管在通热水或冷水时能将能量传递给所述的导热介质层,进而加热所述的地板以达到采暖的目的。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板为实木或实木多层复合。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和所述的容置腔的中心间距在10mm至40mm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的材质为XPS挤塑板或酚醛保温板或EPX保温板。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的材质为PPR或PE-RT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介质层为铝型材或铝箔或锡纸或石墨导热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铺装简捷,热量传递路径短,传热效果好,热量损耗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地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应用示意图。
图中,地板1、基板11、导热介质层12、凹槽111、毛细管容置腔121、毛细管网2、保温层3、毛细管21、进水管22、回水管2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包括地板1和保温板3以及铺设在地板和保温板之间的毛细管网2,毛细管网2包括进水管2和回水管23以及连通进水管和回水管的若干直径在4mm至5mm之间的的毛细管21,地板1包括基板11和复合在基板下表面的导热介质层12,基板11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向上凹的凹槽111,本案例中,凹槽111被等间距设计,相应的导热介质层12形成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且能容纳毛细管21的毛细管容置腔121,且凹槽111和毛细管容置腔121相互贴合,毛细管网2被设置在地板1和保温板3之间,毛细管21处在毛细管容置腔121内,且毛细管21在通热水时能将能量传递给导热介质层12,进而加热地板1以达到采暖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毛细管容置腔121的中心间距为20mm,相应的毛细管21的中心间距也为20mm;本实施例中,保温板3材质为高强度的XPS挤塑板。
本实施例中,毛细管21的直径在4.2mm至4.4mm之间,毛细管的材质为PPR,毛细管21之间的间距为20mm。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地板、基板、导热介质层、凹槽、毛细管容置腔、毛细管网、保温层、毛细管、进水管、回水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渊,未经李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5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