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5178.5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符韵林;姜金英;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3000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控释 肥料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
背景技术
在林业生产中,由于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运输和工作条件又较差,对施放缓释肥料有着越来越紧迫的要求。1968年Tennessee Valley Ala就研制开发了有关硫包膜尿素颗粒的加工技术,制作出硫包膜肥料。但是硫作涂覆材料并不能很好的密封肥料颗粒表面,包膜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针孔”或裂缝的问题,使水很容易透过孔或缝进入到肥料核心快速溶解肥料,降低了缓释效果。(见赵世民等,包膜型缓释/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化工科技,2003,11(5):50~54)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包括立方形壳体,所述壳体内装有初期肥料、膜、后期肥料,其中:后期肥料由膜包裹置于初期肥料中。
所述的立方形壳体由六个板块构成,板块是由混合胶粘剂与混合木材剩余物按1:3~1:9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压制而成;壳体规格为长50~120mm,宽50~120mm,高50~120mm,板块厚度为5~10mm。
所述的初期肥料为氮、磷综合肥料。
所述的膜为生物降解膜,后期肥料为氮、磷、钾及有机综合肥料。
此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更多的保留了木材的多孔性,渗透性更好,且可以根据比例控制壳体的缓释速度与效果;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稳定性更好,强度更高,使壳体能达到更长的缓释时间。雨水进入肥料壳体后,溶解的肥料先通过木材的固有空隙通道、木材剩余物间的空隙通道、随后又通过胶粘剂降解产生的新通道等渗出供给植物养分,肥料源源不断的渗出起到缓释作用,最后壳体也会在土壤中被分解,供植物养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方形壳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的半剖示意图。
其中,2、初期肥料;3、膜;4、后期肥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受制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包括立方形壳体1,所述的壳体1有六个板块构成,板块由胶粘剂混合物与木材混合物按1:3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压制而成。壳体规格为长50mm,宽50mm,高50mm,板块厚度为5mm。壳体中的后期化肥4(氮、磷、钾及有机综合肥料)由膜3(生物降解膜)包裹置于初期化肥2(氮、磷综合肥料)中。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包括立方形壳体1,所述的壳体1有六个板块构成,板块由胶粘剂混合物与木材混合物按1:5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压制而成。壳体规格为长80mm,宽80mm,高80mm,板块厚度为7mm。壳体中的后期化肥4(氮、磷、钾及有机综合肥料)由膜3(生物降解膜)包裹置于初期化肥2(氮、磷综合肥料)中。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包括立方形壳体1,所述的壳体1有六个板块构成,板块由胶粘剂混合物与木材混合物按1:9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压制而成。壳体规格为长120mm,宽120mm,高120mm,板块厚度为10mm。壳体中的后期化肥4(氮、磷、钾及有机综合肥料)由膜3(生物降解膜)包裹置于初期化肥2(氮、磷综合肥料)中。
本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更多的保留了木材的多孔性,渗透性更好,且可以根据比例控制壳体的缓释速度与效果;多层缓/控释肥料壳体稳定性更好,强度更高,使壳体能达到更长的缓释时间。雨水进入肥料壳体后,溶解的肥料先通过木材的固有空隙通道、木材剩余物间的空隙通道、随后又通过胶粘剂降解产生的新通道等渗出供给植物养分,肥料源源不断的渗出起到缓释作用,最后壳体也会在土壤中被分解,供植物养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5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脊柱骨折后路量化撑开复位外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