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捶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5037.3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 |
主分类号: | D06C17/04 | 分类号: | D06C17/0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562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捶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捶布机,属于一种具有锤布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是用织布机手工制成,然后先用靛蓝浸染三、四次,每次染后清洗晒干,布才变成深蓝色;然后再将布用柿子皮、猴粟皮、朱砂根块等捣烂挤汁染成青色后,又用靛蓝继续加染多次,使布透青而带红的颜色;将布晾干后叠在一起,涂抹蛋清并用木槌反复捶打半个多月,直至布被捶打得闪闪发亮,最后用牛皮熬胶浆染一遍,使布质硬挺不退色。捶打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捶打时间的不同,布的亮度也不同,表面越亮的布就越好,现有的捶打工序都是通过人工捶打,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捶布机。
一种捶布机,包括钢架、电机、皮带A、转轮A、皮带B、转轮B、提锤杆、连杆A、木锤A、连杆B、木锤B,所述钢架上设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A与转轮A相连,转轮A通过皮带B与转轮B相连,转轮B上设有两个提锤杆,两个提锤杆通过转轮B转动分别交替与连杆A和连杆B活动连接,所述连杆A上设有木锤A;所述连杆B上设有木锤B。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快速、方便的捶打布料,以实现捶布加工,生产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捶布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架、2-电机、3-皮带A、4-转轮A、5-皮带B、6-转轮B、7-提锤杆、8-连杆A、9-木锤A、10-连杆B、11-木锤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捶布机,包括钢架1、电机2、皮带A3、转轮A4、皮带B5、转轮B6、提锤杆7、连杆A8、木锤A9、连杆B10、木锤B11,所述钢架1上设有电机2,电机2通过皮带A3带动转轮A4转动,转轮A4转动后通过皮带B5带动转轮B6转动,转轮A4和动转轮B6按直径大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按高速变低速的原理进行设计,使其转速控制在每分钟70-80转,随着转轮B6转动,转轮B6上以180度安装有两个提锤杆7,使两个提锤杆7每转动作两次转动,两个提锤杆7转动到一定位置就会交替提起连杆A8上设有的木锤A9和连杆B10上设有的木锤B11,到一定高度后脱离而往下落而达到每分钟150-160锤的捶布目的。
所述转轮A4直径为70mm时动转轮B6直径为100mm。
所述转轮A4直径为100mm时动转轮B6直径为300mm。
所述转轮A4直径为300mm时动转轮B6直径为4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未经刘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5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粘结点的合成皮革
- 下一篇:可调节的绗缝扣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