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发黑剂的搅拌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4241.3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益;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金泉工业介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1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发黑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发黑剂的搅拌桨。
背景技术
搅拌釜经常用于化工生产中对物料的搅拌混合,搅拌桨是搅拌釜的重要部件。化工作业中经常用到的搅拌桨为单搅拌轴上安装有数组平面桨叶进行搅拌,物料仅仅由桨叶刮动进行搅拌,物料只在同一高度旋转,上下对流差,搅拌效果不理想。现有的化工原料搅拌器包括有搅拌桶和搅拌桨,搅拌器一般都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桨转动,使得搅拌桨将搅拌桶中的原料搅动,起到搅拌效果,但是这种化工原料搅拌器的搅拌器搅拌幅度范围小,原料混合不均匀,速度慢,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原料均匀地混合完。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工件的防腐性能的要求逐渐提高,于是发黑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黑剂适用于各种机械零件、标准件、链条、弹簧等产品的发黑防护,然而在发黑剂的生产工艺中,我们需要对发黑剂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尤其是发黑剂特有的粘度和密度,普通的搅拌桨很难混合均匀。
中国专利号201020115136.4,公开日为2010年11月10日,专利名称为混合搅拌桨。该实用新型包括转轴和与转轴连接的轴套,轴套上设有至少三个桨叶,桨叶通过轴套上的安装槽固定在轴套上;桨叶的轴线与轴套的轴线呈一定夹角,三个桨叶均匀分布于轴套上,任意两个桨叶的轴线不共平面,桨叶的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实用新型提高了材料的流动性,通过桨叶可将底部的物料搅拌起来,达到了充分混合均匀的目的。但是该实用新型的搅拌桨的搅拌范围小,搅拌效果差,而且不适合发黑剂的搅拌。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发黑剂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搅拌反应釜的搅拌桨结构简单,无法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发黑剂的搅拌桨,它的桨叶的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流道,且桨叶的各个侧壁上均设有通孔,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搅拌桨在对发黑剂的生产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时,物料通过通孔进入桨叶内部,不同的物料在桨叶内部得到充分的混合反应并从流道的开口处流出,使得物料搅拌混合更加充分、均匀。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生产发黑剂的搅拌桨,包括浆体,所述的浆体包括搅拌轴和桨叶;所述的桨叶的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流道,桨叶的一端固定在搅拌轴上;所述的桨叶的各个侧壁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横截面面积在桨叶外部至内部的方向上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的桨叶的数量为N个,其中,2≤N≤5,桨叶呈螺旋状环绕搅拌轴分布。
优选地,所述的通孔横截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的通孔的轴截面为梯形。
优选地,所述的桨叶的流道的轴截面与搅拌轴轴线的夹角为M,其中,5°≤M≤60°。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桨叶呈螺旋状分布在搅拌轴上,桨叶的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流道,且桨叶的各个侧壁上均设有通孔,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搅拌桨在对发黑剂的生产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时,物料可以通过通孔进入桨叶内部,不同的物料在桨叶内部得到充分的混合反应并从开口处流出,使得物料搅拌混合更加充分、均匀;
(2)本实用新型的桨叶侧壁上均设有通孔,且通孔的横截面在桨叶外部至内部方向逐渐变小,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在对发黑剂的生产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时,物料沿通孔进入桨叶内部后,流速变大,有利于物料在桨叶的内部充分混合;
(3)本实用新型的桨叶呈螺旋状分布在搅拌轴上,且桨叶与搅拌轴之间的夹角在5°~60°之间,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在对发黑剂的生产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时,搅拌桨的上表面对物料有个斜向上的力,搅拌桨的下表面对物料有个斜向下的力,为物料提供了两个相反方向的流向,使得物料得到充分的混合;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孔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搅拌轴;2、通孔;3、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金泉工业介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金泉工业介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4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竖直列管圆环形无机膜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辅助翻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