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翼式的小口径水表的内部流体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752.3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席科;杜吉全;杜东峰;熊东;王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竞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115 | 分类号: | G01F1/1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翼式 小口径 水表 内部 流体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表,尤其涉及一种螺翼式的小口径水表的内部流体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民用量最大的小口径水表,一般都是旋翼式水表。其工作原理是:水流从表壳进水口切向冲击叶轮使之旋转,然后通过齿轮减速机构连续记录叶轮的转数,从而记录流经水表的累积流量。此种水表在多年使用后由于水中杂质堵塞滤网后形成的单边冲击叶轮等因素,会使得水表在小流量下走慢,而在大流量下却变快的现象。而且由于水流从一个方向流进机芯,冲击叶轮旋转,容易造成此类叶轮机芯偏心磨损,缩短水表使用寿命,且灵敏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翼式的小口径水表的内部流体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螺翼式的小口径水表的内部流体传动装置包括壳体、上叶轮盒、叶轮、信号杆套、线路板、上顶针、磁钢、下顶针、下叶轮盒、接头、信号杆;壳体内设有相配合的上叶轮盒、下叶轮盒,并通过壳体端部设有的接头固定,上叶轮盒与下叶轮盒之间设有叶轮,叶轮中心两端垂直固定有上顶针、下顶针,叶轮中间固定有磁钢,上顶针上端部嵌入上叶轮盒,下顶针下端部嵌入下叶轮盒,下叶轮盒上设有线路板,并与壳体外侧的信号杆相连,信号杆外设有信号杆套;水流从壳体端部流入,经上叶轮盒直接从正面冲击叶轮,叶轮转动,水流经下叶轮盒从接头流出,通过磁钢磁场的作用,产生水流传动信号,经线路板与信号杆相连。
所述的叶轮采用螺旋桨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流体与表具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水表的灵敏度的同时,延长表具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立式水表装置,实现水流直进直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螺翼式的小口径水表的内部流体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螺翼式的小口径水表的内部流体传动装置包括壳体1、上叶轮 盒2、叶轮3、信号杆套4、线路板5、上顶针6、磁钢7、下顶针8、下叶轮盒9、接头10、信号杆11;壳体1内设有相配合的上叶轮盒2、下叶轮盒9,并通过壳体1端部设有的接头10固定,上叶轮盒2与下叶轮盒9之间设有叶轮3,叶轮3中心两端垂直固定有上顶针6、下顶针8,叶轮3中间固定有磁钢7,上顶针6上端部嵌入上叶轮盒2,下顶针8下端部嵌入下叶轮盒9,下叶轮盒9上设有线路板5,并与壳体1外侧的信号杆11相连,信号杆11外设有信号杆套4;水流从壳体1端部流入,经上叶轮盒2直接从正面冲击叶轮3,叶轮3转动,水流经下叶轮盒9从接头10流出,通过磁钢7磁场的作用,产生水流传动信号,经线路板5与信号杆11相连。所述的叶轮3采用螺旋桨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叶轮上下两面的顶针将水流直接从正面冲击叶轮,这样顶针就没有了通用的水表侧面进水给叶轮带来的侧向力,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使流体运动的力最大比例的作用在叶轮上,最大限度反映流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减小了磨损所以也会响应的延长表的使用寿命;而进水口位置的导流结构设计,也可以促使水流在流经传动装置叶轮时尽可能的对称,减少了不平衡带来的侧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竞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竞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