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焊接且具有安全拉断装置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520.8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敖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敖奎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焊接 具有 安全 拉断 装置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通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方便焊接且具有安全拉断装置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工艺控制的缺陷,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以后,其导电材料会产生化学反应,容易在电池内部形成微短路,造成电池发热,产生较高的电池内压。还有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电池管理系统失效而造成过充电,也会造成因电池内压升高引起电池爆炸燃烧的严重后果。
为此,列如专利号为ZL 20101022066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防爆装置,通过拉力板和防爆板的焊点分离动作来撕裂防爆板,其使用时需用铝带将电芯的正极端子和该装置连接作为电池正极的一个导出端,一旦发生意外,电池正极段就会和外部电路断开以确保安全,起到安全拉断功能。而现有技术中此类装置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本身机械结构比较复杂,对于动力电池而言,因充放电流较大,作为电芯和正极端连接的铝带就成为瓶颈。
于此同时,目前市场上见到较多的动力电池是螺栓导电柱,正极是纯铝材料,负极采用铜或不锈钢,为了便于实现电池和电池间的组合采用更加安全、可靠,方便的焊接工艺,如何做到电池的正负极导电柱是同一种材料是关键核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方便焊接且具有安全拉断装置的电池,能够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的同时,又可以简化机械结构,方便生产及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方便焊接且具有安全拉断装置的电池,包括壳体、电芯、正极汇流盘和负极汇流盘,所述电芯设置于壳体的内部,正极汇流盘和负极汇流盘分别位于电芯的两端,所述的正极汇流盘中上设置有正极端子,正极端子采用纯铝金属材料制成,负极汇流盘上设置有负极端子,壳体顶端设置有翻边,翻边经延伸在壳体内交接形成防爆片,所述防爆片与正极汇流盘连接,负极端子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的负极端子采用由至少2种金属通过螺栓连接、过紧配合或磨擦焊接组成的复合端子,负极端子的一端与负极汇流盘连接,负极端子的另一端从壳体底部伸出。
作为优选,所述防爆片的底部设置有焊接点,防爆片通过焊接点焊接在正极汇流盘上,使防爆片处于工作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正极汇流盘中心设置有凸起,凸起与焊接点焊接固定,凸起与焊接点的结构设计,使得正极汇流盘与防爆片连接更加紧密及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接采用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或电子束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正极汇流盘与防爆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固定圈,正极汇流盘中凸起穿过绝缘固定圈后与防爆片连接,绝缘固定圈四周嵌入在外壳内,对于正极汇流盘具有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防爆片在壳体内部呈凹陷型的碗状,碗状结构有利于降低外壳经拉伸或者冲压形成翻边的工艺难度。
作为优选,防爆片的底部为一平面,防爆片的侧壁经圆弧过渡连接在壳体内,提高了防爆片的防爆效果及防爆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防爆片底部的厚度小于侧壁的厚度,降低防爆片成型工艺的难度,提高防爆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端子包括连接件和负极导电引出柱,连接件与负极汇流盘连接,负极导电引出柱固定在壳体内,连接件由铜、钢或镍金属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负极导电引出柱由纯铝金属材料制成,解决以往正负端子材料不一致导致难以进行焊接加工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引出柱中从壳体底部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电池外壳上的翻边形成防爆片,这种电池外壳与防爆片一体成型的设计,省去了以往独立的安全拉断装置部件,在保证防爆功能的同时简化了机械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以复合金属材料作为负极引出柱,使得选用材料即可做到正、负极引出柱相同,解决了难以用铝带连接的工艺难题,具有方便生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断后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电芯、3-正极汇流盘、4-负极汇流盘、5-正极端子、6-负极端子、7-翻边、8-防爆片、9-焊接点、10-凸起、11-绝缘固定圈、12-连接件、13-负极导电引出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敖奎,未经徐敖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药品包装膜
- 下一篇:一种可实现电热锅同心调温的调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