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补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43208.9 | 申请日: | 2013-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8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冉振云;吴高峰;高龙;彭微君;王丹;葛阳清;曾松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24 | 分类号: | F16H5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蜗轮 蜗杆 啮合 间隙 补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中的新型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分为控制部分与传动部分,控制部分测量出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转矩大小,并给传动部分提供一个适当的电流,使得传动部分的电机转动,传动部分主要由电机通过凸爪、缓冲垫带动蜗杆转动,再通过蜗杆带动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转动,实现电动机的高速小扭矩到转向系统低速大扭矩的转换,为汽车转向提供了较大的转向助力,从而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传统的蜗轮蜗杆结构中,蜗轮、蜗杆通过轴承均被固定在壳体内,蜗轮、蜗杆轴向方向的旋转自由度被释放,其他方向自由度均被限制,蜗杆、蜗轮只能进行旋转运动,导致蜗轮蜗杆容易磨损。工作过程中,蜗轮蜗杆必须能够正、反向转动,由于制造因素以及蜗轮蜗杆本身特性以及轴承游隙的存在,使得蜗轮蜗杆之间存在啮合间隙,一般在0.01-0.1mm之间不等,这直接导致蜗轮蜗杆正、反换向时撞击,产生异响,传动平稳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补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补偿结构,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蜗轮蜗杆组件及轴承安装座组件、安装于机壳外的弹片及端盖、与蜗轮蜗杆组件连接的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电机凸爪及缓冲垫,所述蜗轮蜗杆组件包括大轴承、小轴承,蜗杆、挡圈、卡圈、滑塞、弹簧、及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轴承安装座组件包括橡胶外圈、尼龙内圈、阻尼密封胶泥。
所述机壳内部分为上腔与下腔,蜗杆位于机壳上腔,蜗轮位于机壳下腔。机壳上腔一端与电机外壳连接,另一端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所述轴承安装座组件,通孔末端安装有所述端盖。
所述大轴承设于机壳内上腔,小轴承安装于轴承安装座组件内。所述蜗杆一端自带凸爪与带缓冲垫的电机凸爪连接,另一端与小轴承连接,所述挡圈设于机壳内,挡圈一边带斜面卡在机壳上腔开设的槽内,另一边紧靠大轴承外圈,所述卡圈卡在蜗杆外表面上并紧靠大轴承内圈,大轴承内圈的另一端抵住蜗杆末端所带的凸沿。
所述蜗杆与电机连接的一端带有内腔,蜗杆内腔设有所述滑塞及与滑塞配合的所述弹簧,所述滑塞设有内腔,滑塞的内腔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滑塞与弹簧配合消除蜗轮与蜗杆的轴向游隙。
所述滑塞外表面开有槽,槽内设有O型圈。
所述尼龙内圈套在小轴承上,橡胶外圈套在尼龙内圈上。
所述橡胶外圈与尼龙内圈均为椭圆形,所述弹片一端固定在机壳上,另一端压在小轴承上,小轴承能够在轴承安装座组件中偏转,消除蜗轮蜗杆组件传动过程中的径向游隙,所述弹片与小轴承接触的一端外面包裹有所述阻尼密封胶泥。
优选的,所述弹片采用螺栓固定在机壳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蜗轮蜗杆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采用带缓冲垫的八槽式凸爪结构传递扭矩。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片及轴承安装座组件实现蜗轮蜗杆组件之间的无间隙啮合,蜗杆小轴承能够在轴承安装座组件中偏转,保证了蜗杆与蜗轮的带有一定缓冲的无间隙啮合。通过滑塞与弹簧的配合实现蜗轮蜗杆组件之间的轴向间隙补偿,弹片有一定变形并压在可偏转的小轴承上,控制小轴承的偏转角度,保证蜗杆蜗杆径向间隙的补偿。通过实验验证,本实用新型可大大降低EPS异响,传动平稳性好,EPS转向平顺性高,且蜗轮蜗杆不易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机壳1、蜗轮蜗杆组件2、大轴承21、小轴承22、蜗杆23、挡圈24、卡圈25、滑塞26、弹簧27、蜗轮28、轴承安装座组件3、橡胶外圈31、尼龙内圈32、阻尼密封胶泥33、弹片4,、电机5、电机输出轴51、电机凸爪52、缓冲垫53、端盖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新型蜗轮蜗杆啮合间隙补偿结构,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1内的蜗轮蜗杆组件2及轴承安装座组件3、安装于机壳1外的弹片4及端盖6、与蜗轮蜗杆组件连接的电机5、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电机凸爪52及缓冲垫53,蜗轮蜗杆组件2包括大轴承21、小轴承22,蜗杆23、挡圈24、卡圈25、滑塞26、弹簧27、及与蜗杆23啮合的蜗轮28,轴承安装座组件3包括橡胶外圈31、尼龙内圈32、阻尼密封胶泥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催化裂化汽油收率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被褥辅助滚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