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2133.2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陆钢;刘鹏;崔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道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田利琼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江河湖库底质的污染率高达80.1%。太湖底泥中TCu、TPb、TCd含量均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黄浦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Cd超背景值2倍、Pb超1倍;苏州河中,Pb全部超标、Cd为75%超标、Hg为62.5%超标。
重金属在水体中积累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水体-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并可能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自身健康。因此可以说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常用的重金属污水处理装置在对污水特别是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多采用多级离子交换处理的方式,一般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排水孔及污水进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多个离子交换单元,所述离子交换单元包括离子交换网的离子交换膜,所述多个离子交换单元依次直线排列于外壳内,并通过中空管相互连通,其中邻近的排水孔的离子交换单元通过中空管与排水孔连接,邻近污水口的离子交换单元通过中空管与污水进口连接。
但是上述常用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多个离子交换单元依次直线排列,因此上述的污水处理装置长度很长,不方便运输,且安装的场所需足够长,才能容纳得下该污水处理装置,因此使用上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由多个离子交换单元直线排列组成的污水处理装置的长度较长,导致运输不便、对安装场地要求较高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若干个离子交换单元,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底座,若干个所述的离子交换单元以圆周均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相邻的所述离子交换单元通过中空管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多级离子交换系统,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与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所述排水口相连接,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所述进水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自吸泵,所述自吸泵通过中空管与最后一级的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排水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上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接口上设置有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自吸泵为隔膜泵或电动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若干个离子交换单元,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底座,若干个所述的离子交换单元以圆周均布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相邻的所述离子交换单元通过中空管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多级离子交换系统,所述中空管的一端与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所述排水口相连接,所述中空管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离子交换单元的所述进水口相连接;通过把多级离子交换系统的若干个离子交换单元按圆周均布的方式排列在所述底座上,与目前直线排列的方式相比,结构更紧凑,从而方便运输,有效降低了产品对安装场所长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若3个离子交换单元1,离子交换单元1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2,离子交换单元1的下端设置有排水口3,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底座4,3个离子交换单元1以圆周均布的方式设置在底座4上,相邻的离子交换单元1通过中空管5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多级离子交换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污水通过第一级离子交换单元1的进水口2进入该多级离子交换系统,最后经离子交换系统处理后的水沿最后一级离子交换单元1的排水口3排出,各级的离子交换单元1通过中空管5连接,中空管5的一端与上一级的离子交换单元1的排水口3相连接,中空管5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下一级的离子交换单元1的进水口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离子交换单元1内含有离子交换柱,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的重金属等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道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道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2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点检电池电压测试工装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动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