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552.4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华;董春健;章志军;陈旭日;黄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吕俊清 |
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特别涉及一种进行非海运的运输的区域集装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ISO集装箱,其为了符合海运、公路及铁路的联运,其底架强度均需要满足相关要求,如ISO1496-1中描述:当载荷在1.8R-T状况下(R为总重,T为箱体自重,P为载重),ISO集装箱底架变形不能低于底角件平面6mm,这就需要底架设计足够的强度。
随着集装箱化运输的普及及优点,一些集装箱装货后不走海运,某些甚至仅仅放在铁路平台(wagon)上往返运输,这些用于非海运运输的集装箱称之为区域集装箱。针对此类区域集装箱(特别是侧部装卸货物的集装箱),如果还是按照海运、公路及铁路联运的ISO要求设计,其箱体自重就会较高,装运的货物将会减少,且浪费资源。
因此,需要一种自重减轻、强度提高的集装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自重减轻、强度提升的集装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其用于放置在运输平台上进行非海运的运输,该集装箱的底架设有第一连接机构和固定于该底架的四角处的底角件,该第一连接机构安装于该底架的两纵梁上,用于与该运输平台固定连接。
其中,该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辅助角件,该底角件和辅助角件与该运输平台上的角件连接部相对应,并通过扭锁固定连接。
其中,该辅助角件的数量为多对,其均匀设置于该底架。
其中,该集装箱的底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其支撑在该底架与运输平台之间。
其中,该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的固定于该运输平台。
其中,该第二连接机构位于该运输平台的中部和/或对称的位于该运输平台上。
其中,该第二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板,其厚度等于该底架与运输平台之间的空隙高度。
其中,该支撑板为钢板或木板。
其中,沿着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该支撑板的尺寸等于该底架的尺寸;或者,沿着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该支撑板的尺寸等于每一纵梁的尺寸,且该支撑板成对的设置,并对称的位于两纵梁的下方。
其中,该运输平台为铁路平台、平板车或骨架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辅助支撑集装箱,使集装箱底架的承载能力提高。对于原本底架强度较低的非海运的集装箱,在其自重没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使其底架强度大幅提升,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大于原本自身承载能力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其用于放置在运输平台上进行非海运的运输。其中,运输平台可为铁路平台、平板车、骨架车等,本实施例中,是以铁路平台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集装箱100的底架10设有底角件20和第一连接机构30。底角件20为通常设置在底架四角处的角件,第一连接机构20安装于底架10的两纵梁11上,用于与运输平台2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机构30包括至少一对辅助角件31,其与底角件20的结构相同,均为角件形式。应当注意:该辅助角件并非如普通的底角件那样设置在底架四角处,而是设置在底架四角处之外的位置进行辅助的支撑连接,并且,本实施例是以角件形式的第一连接机构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第一连接机构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形式的用于连接的结构。底角件20和辅助角件31与运输平台200上的角件连接部40相对应,并通过扭锁50固定连接。由于角件和扭锁均为现有集装箱常见结构,故在此不进行赘述。本实用新型是在集装箱原有的四角处的角件的基础上,在底架上增加了第一连接机构,与运输平台的角件连接部相配合,辅助支撑集装箱,使集装箱底架的承载能力提高,即便使用强度低于ISO标准的集装箱,例如底架设计强度小于实际载荷状态下的强度,通过此设计,可使底架能够承担大于自身承载能力的载荷。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机构30为预设于底架10,辅助角件31的数量为多对,其均匀设置于该底架,每一对辅助角件31对称的设置于两纵梁11。运输平台200本身具有多个角件连接部40,组装时,将相对应的第一连接机构30与角件连接部40用扭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视中提供视频搜索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探测功能的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