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驱动微型穿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382.X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炳如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微型 穿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行业的水泥混凝土制品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全驱动微型穿束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公路、铁路、桥梁也飞速发展。目前,公路、铁路、桥梁水泥混凝土箱梁及核电站反应堆外都要按照《后张法》施工工艺施工。所谓后张法施工工艺,就是在水泥混凝土制品浇铸成型后,通过穿钢穿束后,经张拉达到消除水泥混凝土制品的内应力、提高制品强度的施工工艺。现有的穿束机体积大,占用场地大,重量大,运输、使用很不方便。由于造路、造桥施工环境差、交通运输不方便,故为了适应现场施工作业,发明小型化、微型化的装备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全驱动微型穿束机,它能克服现有设备所存在的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驱动微型穿束机,包括箱体、电动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的箱体左侧设置有出索口,右侧设置有进索口、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上的链轮中心设置有主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所在的水平方向设置有隋轮;箱体内通过定轴、摆轴、销轴连接有三组带齿滚轮,每组上部带齿滚轮两边均设置有可摆动支承板,所述的可摆动支承板上方设置有连动板,所述的连动板进索端设置有压紧螺栓;带齿滚轮上的R槽上设置有钢绞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一组定轴与摆轴上的带齿滚轮相啮合;定轴上中间的带齿滚轮分别与主动齿轮、隋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皮带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高效轻便、性能可靠、移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绞线;2、出索口;3、箱体;4、定轴;5、带齿滚轮;6、摆轴;7、可摆动支承板;8、连动板;9、销轴;10、压紧螺栓;11、进索口;12、电动机;13、传动装置;14、机架;15、隋轮;16、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全驱动微型穿束机,包括箱体3、电动机12、机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4上方设置有箱体3,所述的箱体3左侧设置有出索口2,右侧设置有进索口11、电动机12,所述的电动机12与传动装置13连接,所述的传动装置13上的链轮中心设置有主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16,所述的主动齿轮16所在的水平方向设置有隋轮15;箱体3内通过定轴4、摆轴6、销轴9连接有三组带齿滚轮5,每组上部带齿滚轮5两边均设置有可摆动支承板7,所述的可摆动支承板7上方设置有连动板8,所述的连动板8进索端设置有压紧螺栓10;带齿滚轮5上的R槽上设置有钢绞线1;所述的同一组定轴4与摆轴6上的带齿滚轮5相啮合;定轴4上中间的带齿滚轮5分别与主动齿轮16、隋轮15相啮合;所述的传动装置13为皮带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除附图中说明外,需另外再配备一个电控箱,其中,操作控制可有线控制,也可无线控制,电机变速为调频无级变速。在出索口上可配备切割机,完成对钢绞线的现场切断。本实用新型采用连动板、销轴、可摆动支承板、定轴、摆轴将三组带齿滚轮连在一起, 电动机上的链轮带动主动齿轮和隋轮转动,主动齿轮和隋轮带动定轴上的带齿滚轮转动,定轴上的带齿滚轮再带动摆轴上的带齿滚轮转动,实现了所有滚轮的全驱动。在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压紧螺栓推动连动板时,三组摆轴上的带齿滚轮就绕定轴摆动,这时上部带齿滚轮上R槽就压住钢绞线,完成对钢绞线的锁紧。推动距离越多,锁紧力越大,只要松开压紧螺栓,锁紧力就消除。操作时,只需把本实用新型吊装或安装到所穿钢绞线位置,接通电源,穿钢绞线锁紧压紧螺栓,按动按钮至所需位置即可,操作结束后,用切割机将钢绞线切至理论长度。操作非常轻便,避免了正压力压紧时对钢绞线造成的损伤。同时,施工机械小型化、微型化不仅为现场施工带来了便利还节约了钢材、提高了钢材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炳如,未经刘炳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