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酰胺酶检测试纸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341.0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江;张晓燕;李妍;袁永欣;马孝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百景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酰胺 检测 试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内酰胺酶检测试纸条。
背景技术
β-内酰胺酶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是一大类含有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等,在畜牧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奶牛生产中,该类药物常被用来治疗奶牛乳房炎和其他细菌性感染等,由此就导致了药物可能残留在牛奶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β-内酰胺酶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蛋白质,具有分解多种抗生素使其效用降低或者无效的作用。动物体内往往含量极低。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不法分子将人工合成的β-内酰胺酶添加到牛奶中,以分解其中的抗生素残留,制造所谓的“无抗奶”来欺骗下游企业和消费者,给乳业产业造成了严重后果。我国卫生部2009年的《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中就明确提出了严厉打击在牛奶中人工添加违法添加β-内酰胺酶。
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较多,有碘量法、微生物培养抑制法以及液相色谱法等,其原理均是利用β-内酰胺酶可以分解抗生素的特性。这些方法虽然检测准确性较好,但检测耗时长,在基层奶站收奶时难以迅速给出检测结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出快速方便的检测β-内酰胺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酰胺酶检测试纸条,以解决试纸条不能对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大规模筛选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酰胺酶检测试纸条,由纳米金微孔试剂(8)、试纸条(9)和青霉素G微孔试剂(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微孔试剂(8)包括背板(1),所述的背板(1)上从左至右分别贴有带标记的保护膜贴纸(5-1)、样品垫(2)、纤维素膜(3)、吸水垫(4)和保护膜贴纸(5-2),所述的纤维素膜(3)上分别设有控制线C线(7)和检测线T线(6),所述的C线(7)标记的是青霉素结合蛋白6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所述的T线(6)标记的是氨苄青霉素-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所述的纳米金微孔试剂(8)内设有青霉素结合蛋白6层(8-1),所述的青霉素G微孔试剂(10)内设有青霉素G层(10-1)。
进一步,所述的青霉素G微孔试剂(10)还包括青霉素G微孔试剂塑料微孔(10-2),以及盖在青霉素G微孔试剂塑料微孔(10-2)上的青霉素G微孔试剂塑料盖(10-3)。
进一步,所述的青霉素G微孔试剂塑料微孔(10-2)上设有作为加样体积的青霉素G微孔试剂加样刻度线(10-4)。
进一步,8个青霉素G微孔试剂(10)组成一排。
进一步,所述的纳米金微孔试剂(8)还包括塑料微孔(8-2),以及盖在塑料微孔(8-2)上的塑料盖(8-3)。
进一步,所述的塑料微孔(8-2)上设有作为加样体积的加样刻度线(8-4)。
进一步,8个纳米金微孔试剂(8)组成一排。
进一步,所述的试纸条(9)的宽度为0.8cm,偏差范围为0.78~0.82cm。
进一步,所述的纳米金微孔试剂(8)、试纸条(9)和青霉素G微孔试剂(10)的个数按照1:1:1的比例密封于包装袋或者包装瓶中,保存在4-8℃温度下。
本实用新型专利检测方便,操作简单,耗时仅8分钟,成本低廉,可用于牛奶中β-内酰胺酶掺假的大规模筛选检测,为牛奶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试纸条(9)结构平面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试纸条(9)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金微孔试剂(8)示意图
图4是纳米金微孔试剂(8)或青霉素G微孔试剂(10)成排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结果判定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青霉素G微孔试剂(10)示意图
背板1;样品垫2;纤维素膜3;吸水垫4;带标记的保护膜贴纸5-1;保护膜贴纸5-2;T线6;C线7;纳米金微孔试剂8;青霉素结合蛋白6层8-1;塑料微孔8-2;塑料盖8-3;加样刻度线8-4;试纸条9;青霉素G微孔试剂10;青霉素G层10-1;青霉素G微孔试剂塑料微孔10-2;青霉素G微孔试剂塑料盖10-3;青霉素G微孔试剂加样刻度线10-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百景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百景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