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320.9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马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
背景技术
蓄电池作为一种提供电流的设备,由于可以反复的充电放电,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蓄电池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位于壳体内部的极板与位于壳内体内的电解液反应转换电能的,蓄电池内部装有多个能完成电能转换的单体电池,蓄电池在使有程中,为了使用户操作方便,一般在出厂前已经对多个单体电池进行了串联或并联,即对各单体电池的极耳进行串联或并联,用户使用时仅需要将负载与蓄电池上的接线柱连接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现有技术中蓄是池极耳采用过桥零件进行连接,为了减小蓄电池的制造成本,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置蓄电池上的过桥零件和汇流排腔体,由于汇流排采用过桥零件进行连接,致使蓄电池的连接结构高出壳体很多,即过桥零件和汇流排会高出壳体开口,使腔体深度增加,蓄是池盖体一般采用注塑的方式得到,为了使壳体制造方便,应避免蓄电池盖体各部分之间厚度不均匀,因此大多在盖体上设置台阶结构,蓄电池盖体顶面与侧面之间通过台阶结构过渡,造成蓄电池盖体制造工艺复杂,当极耳采用汇流排直接连接而不使用过桥结构的时候,即当腔体深度减小时,这种结构仍然存在结构复杂,盖体制造不方便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盖体结构复杂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蓄电池,包括壳体、用于封闭壳体开口的盖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单体电池及用于实现单体电池的极耳串联或并联的汇流排,所述盖体上设有用于容置汇流排的容置腔,所述盖体顶面与侧面平滑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的深度与汇流排高出蓄电池壳体的高度相适配,容置腔的深度与汇流排高出蓄电池壳体的高度相适配,蓄电池装配后汇流排的顶面与容置腔的底面接触,起到固定与汇流排相接结构的作用,使蓄电池内部与汇流排连接的结构固定可靠,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底面与汇流排之间设有密封胶,通过设置密封胶将汇流排与容置腔底面粘接在一起,使蓄电池内部与汇流排连接的结构固定更加可靠,避免了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结构固定不牢固造成蓄电池损坏,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相邻侧面相接处平滑过渡,盖体相邻侧面接触处平滑过渡,使蓄电池盖体便于制造,提高了蓄电池盖体制造时的成品率,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用于固定汇流排的凸块,由于蓄电池内部被分为多个用于放置单体电池的单元格,所以蓄电池内有多个汇流排,通过在容置腔内设置凸块,可以分别固定每个汇流排,使蓄电池内部与汇流排连接的结构固定可靠,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呈长条形,所述凸块外角平滑过渡,使蓄电池盖体便于制造,提高了蓄电池盖体制造时的成品率,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高度与汇流排高出壳体的高度相等,凸块与汇流排高出壳体的高度相等,蓄电池装配后,凸块不会伸入蓄电池内部,使蓄电池便于装配,并且凸块与汇流排高出壳体的高度相等,汇流排高出壳体的部分都被凸块固定,使蓄电池内部与汇流排连接的结构固定可靠,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与过盖体为一体式结构,便于盖体制造,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上顶面与凸块位置对应处设有用于设置注液嘴的凹槽,将凹槽设置在凸块处加深了凹槽的深度,便于设置注液嘴,盖体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内角平滑过渡,使蓄电池盖体便于制造,提高了蓄电池盖体制造时的成品率,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盖体顶面与侧面平滑过渡,使蓄电池盖体便于制造,由于盖体顶面与侧面平滑过渡,使盖体顶面与侧面过渡处盖体的厚度均匀,便于盖体制造,提高了盖体的成品率,降低了蓄电池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中盖体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中盖体的俯视图,
附图3是附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飞机缓冲器变阻尼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