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垂直臂的辐射状接地极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117.1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杰;夏长征;李振柱;涂长庚;周文俊;魏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辐射状 接地 布置 结构 | ||
1.附垂直臂的辐射状接地极布置结构,包括由a边电极(1)、b边电极(2)、c边电极(3)和d边电极(4)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四边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电极的一个对角线上焊接有连接电极(5),连接电极(5)的中点处垂直连接有垂直接地体(6),垂直接地体(6)与四边形电极所形成的平面相垂直,四边形电极的四个顶点上分别焊接有辐射状电极(7),并且辐射状电极(7)分别位于对角线的延长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垂直臂的辐射状接地极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边电极(1)、b边电极(2)、c边电极(3)以及d边电极(4)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垂直臂的辐射状接地极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边电极(1)的长度、辐射状电极(7)的长度以及垂直接地体(6)的长度之比为5: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垂直臂的辐射状接地极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电极的四个顶点分别为注流点(8),注流点(8)与外界导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1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链精确植牙方法
- 下一篇:连接扣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