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的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0720.8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绪国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F1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助于 缓解 腰椎 突出 患者 疼痛 背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背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背上的背带,该背带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倚靠在座椅或躺在软床上的时候,常常都会疼痛难耐,究其原因主要是靠背或床垫压迫了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从而压迫到患者的神经。为了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必须避免靠背或床垫压迫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的背带,患者穿上该背带后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的背带,包括背带(1),该背带(1)的左右端分别设有一个肩带(1a),而背带(1)的下部设有腰系带(1b),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1)中部缝制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口袋(1c),在该口袋(1c)内装有一块硬质支撑板(2)。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背带(1)中部缝制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口袋(1c),在该口袋(1c)内装有一块硬质支撑板(2)。
使用时,患者的肩部挎入所述肩带(1a),并系紧所述腰系带(1b),且所述硬质支撑板(2)与患者的后背及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紧贴,这样就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患者的身上。因此,可以通过硬质支撑板(2)对患者的姿势进行纠正,并能通过硬质支撑板(2)防止座椅的靠背或者软床的床垫压迫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适于广泛推广运用。
作为优选,所述口袋(1c)设在背带(1)的前表面,且口袋(1c)顶部的开口可由拉链封闭。
采用以上结构,这样就能很好地对硬质支撑板(2)进行定位,从而防止硬质支撑板(2)从口袋(1c)中滑出。
在本案中,所述硬质支撑板(2)为塑料板、钢板、合金板、铁板、木板或竹板,且硬质支撑板(2)的厚度为1-10mm。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常常选择塑料板和钢板。当然,板材的强度高些时,它的厚度就可以薄些。
作为所述硬质支撑板(2)的一种实施例,硬质支撑板(2)为等腰梯形板,其高度方向与所述背带(1)的高度方向一致。
作为所述硬质支撑板(2)的一种实施例,硬质支撑板(2)为矩形板,其高度方向与所述背带(1)的高度方向一致,且硬质支撑板(2)的长度为40-100mm,其宽度为30-60mm。
作为所述硬质支撑板(2)的一种实施例,硬质支撑板(2)的横截面为弧形,该硬质支撑板的中部为弧顶,且该弧顶位于硬质支撑板(2)上端和下端的前方。
作为优化设计,所述硬质支撑板(2)的外形为“8”字型,该硬质支撑板(2)的中部小,其上部和下部大。
作为优选,所述硬质支撑板(2)的整个边缘均为圆弧面。
采用以上结构,不仅能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舒适性,而且能很好地防止硬质支撑板(2)的边缘将口袋(1c)磨破,从而保证口袋(1c)的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硬质支撑板(2)对患者的姿势进行纠正,并能通过硬质支撑板(2)防止座椅的靠背或者软床的床垫压迫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适于广泛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硬质支撑板2的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的背带,主要由背带1和硬质支撑板2构成。其中,所述背带1基本采用现有结构,该背带1的左右端分别设有一个肩带1a,这两个肩带1a可以通过系带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且背带1的下部设有腰系带1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绪国,未经李绪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0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流器直流母线支撑电容检测方法
- 下一篇:叶片高在线气流激励系统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