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恒湿机防垢加湿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0524.0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山;黄成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0 | 分类号: | F24F6/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恒湿机防垢 加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恒湿机内使用的加湿桶,具体是一种恒温恒湿机防垢加湿桶。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机通过加热电极对加湿桶里的水进行加热,形成水蒸气,通常采用的加热电极呈网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加湿的效果会逐渐变慢,原因是加热电极上结满了水垢,只有用水垢清洗剂进行清洗,但多次清洗后加热电极就报废而无法使用了。同时网状结构也加剧了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加热电极上水垢的沉积、附着。通过进水出水口进行排水时水垢也很难带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有效减少水垢沉积、附着,且利于快速清洗水垢的恒温恒湿机防垢加湿桶。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恒温恒湿机防垢加湿桶,包括捅体,桶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出水口,桶体内设有加热棒和水位检测计,加热棒和水位检测计的上端均穿过桶体的顶部设于桶体外,加热棒的下端设有能为水加热的加热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为表面光滑的柱状体。
优选地,所述加热棒有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布置。
优选地,所述加热电极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其一,将网状的加热电极改为柱状的加热电极,使加热电极与水的接触面变小,电离产生的水垢减少;其二,由于柱状的加热电极表面光滑,因此附着的水垢容易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加湿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桶体1、加热棒2、水位检测计3、加热电极4、进水出水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恒温恒湿机防垢加湿桶,包括捅体1,桶体1的底部设有进水出水口5,桶体1内设有加热棒2和水位检测计3,加热棒2和水位检测计3的上端均穿过桶体1的顶部设于桶体1外。
所述加热棒2有三个,且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加热棒2的下端设有能为水加热的加热电极4。加热电极4为表面光滑的柱状体,加热电极4由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
将网状的加热电极4改为柱状的加热电极4,使加热电极4与水的接触面变小,电离产生的水垢减少。同时,由于柱状的加热电极4表面光滑,因此附着的水垢容易清洗。
使用时,往三根加热棒2内通380V三相电流,加热电极4对桶体1内的水进行电离,由此产生的水中的钙镁盐类水垢会附着在加热电极4光滑的外表面上。清洗时,使用水垢清洗剂轻刷加热电极4外表面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0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