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导航面板翻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940.9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升武;袁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F16C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1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导航 面板 翻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转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导航面板翻转机构,特别是指适用于大尺寸显示屏面板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汽车产业的衍生品之一,车载导航已逐步发展成为汽车娱乐服务系统的标配件之一。当然,和其他电子产品类似,消费者对车载导航精小化追求的热度持续升温。然而,目前仍有一定比例的车载导航的显示屏与车载导航主体是固定连接的,这种结构存在两点不足。首先,显示屏与主体展开连接的结构将增大车载导航的整体占用空间,与消费者对精小化的需求相悖;再者,这种结构对显示屏的保护性不强,显示屏不仅会因长时间裸露而沾染灰尘,且易因受到碰撞而折断或破损。
当然,也有一部分车载导航制造商采用电动的翻转机构改善上述显示屏固定连接带来的不足。但是,电动翻转机构的造价较高,并未得到主流消费者群体的青睐。另外,电动翻转机构占用空间大,且装配要求高。
因此,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翻转机构,用于实现车载导航面板的翻转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低成本的车载导航面板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载导航面板翻转机构,包括转轴支架、转轴以及显示屏连接架,所述转轴支架每一端均固定有一转轴,所述显示屏连接架位于转轴之间并与转轴分别固定;
所述转轴包括轴芯以及与轴芯匹配的轴套,所述轴芯包括芯头以及与芯头连接的芯体,所述芯体内嵌设有弹性部件,所述轴套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紧贴轴套开口处设有一五金片,所述五金片由卡环以及与卡环为一体的侧耳组成,所述侧耳与轴套固定连接,所述芯体位于轴套内部,所述芯头穿透卡环延伸至轴套外部;
所述转轴支架上设有多个防震垫,所述防震垫位于所述显示屏连接架下边缘的前方,以缓冲显示屏展开时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最主要的创新点在于:发明人将机械弹性原理应用在翻转机构上,通过弹性部件恢复形变产生的弹力瞬间实现显示屏展开,不需要额外施加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还在于:发明人对弹性部件释放弹力的防震动考量以及翻转结构的简易化设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载导航面板翻转机构还包括一开屏装置,所述开屏装置包括开屏钮压板、开屏按钮、以及位于开屏钮压板内部的锁扣和开屏钮弹簧。
具体的,所述弹性部件可以为弹簧也可以是弹片等其他具有弹性的物体。
为了使芯体不从轴套内脱落,作为具体技术方案,所述卡环的直径大于芯头的直径,小于芯体的直径。
所述防震垫的结构和数量可根据显示屏的大小灵活设置,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防震垫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地分布在转轴支架上。在结构设计上,防震垫可由外壳、底座和减震弹簧组成,外壳套在底座上,减震弹簧安装在外壳和底座之间。
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芯体还设有销钉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机械弹性原理应用在翻转机构上,通过弹性部件恢复形变产生的弹力瞬间实现显示屏展开,不需要额外施加动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震垫既对显示屏弹起的最大位移进行了合理的限定,又缓冲显示屏在弹起展开过程产生的冲击力,很好的保护了显示屏;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屏装置,以一种较简易的方式控制显示屏的展开和闭合状态;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装配且造价低,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车载导航面板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轴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开屏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导航面板翻转机构,包括转轴支架1、固定在转轴支架1左端的左转轴2、固定在转轴支架1右端的右转轴3,以及显示屏连接架4,显示屏连接架4位于左转轴2、右转轴3之间并与左转轴2、右转轴3分别固定,显示屏连接架4上还设有若干固定孔5,通过固定孔5与显示屏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9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排泥机轴承装置
- 下一篇:套管法兰多工位铣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