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39701.3 | 申请日: | 2013-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升武;袁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60 | 分类号: | F04D29/60;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 地址: | 5161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风供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公知的,传统的风扇主要由风扇主体、风扇罩以及风扇座组成,三者通过金属紧固件进行固定。例如,通过在风扇罩、风扇主体以及风扇座对应位置开设若干个固定孔,然后利用螺丝或者铆柱依次穿过风扇罩、风扇主体以及风扇座上的固定孔将三者固定。这种传统的风扇组装固定方式极易因共振而发出刺耳的声响,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持续的共振还极易缩短风扇的寿命。
结合共振产生的原理(即机械系统所受激励的频率与该系统的某阶段固有频率相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大从而产生共振),发明人分析得出传统风扇发出声响的原因:风扇主体、风扇罩以及风扇座通过同一紧固件固定,很容易使三者的振动频率相同,而螺丝或者铆柱等刚性紧固件更进一步提高了三者产生共振的可能性。
因此,急需提出技术方案解决风扇的噪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噪声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风扇,包括设有叶轮的风扇主体、风扇罩以及风扇座,所述叶轮包含多个叶片,所述风扇罩设有第一固定孔组和第二固定孔组,所述风扇主体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组对应的固定孔组,所述风扇座设定有与第二固定孔组对应的固定孔组,所述第一固定孔组与风扇主体上对应的固定孔组通过橡胶柱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孔组与风扇座上对应的固定孔组通过金属紧固件固定。
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孔组包括四个固定孔,均匀地设置在风扇罩上。
具体的,所述第二固定孔组包括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对称分布在风扇罩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柱包括一柱体以及位于柱体一端部的卡帽,围绕柱体外围分别设有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第一套圈与第一固定孔组中的固定孔相匹配,且第一套圈与卡帽连接,第二套圈与风扇主体上对应的固定孔相匹配。
更具体的,所述金属紧固件为螺钉或铆柱。
更具体的,所述风扇罩的形状为方形,也可以为其他规则图形,如圆形等。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扇主体、风扇罩以及风扇座分开固定以及选择不同的紧固件两种方式对风扇进行改进,从而降低风扇在工作时各组装件发生共振的可能性,最终避免噪声产生。
(2)本实用新型选择橡胶柱作为风扇主体与风扇罩连接的紧固件,而橡胶柱优良的弹性使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程度的形变,缓冲能力强,具有减震降噪的性能;此外,橡胶柱还具有耐酸、耐碱、耐油等优点,使用寿命高且价格低廉。
(3)发明人对橡胶柱机构的改良,使其以卡扣的方式实现风扇主体与风扇罩固定,这种机构使得其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风扇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形的风扇,包括设有叶轮8的风扇主体4、风扇罩3以及风扇座(附图未画出),叶轮包含多个叶片,风扇罩3设有由四个固定孔5组成的第一固定孔组和由两个固定孔7组成的第二固定孔组,四个固定孔5均匀地分布在风扇座3上,两个固定孔7对称分布在风扇罩3两端,风扇主体4设置有由四个固定孔6组成的固定孔组与第一固定孔组对应,风扇座设定有与第二固定孔组对应的固定孔组,第一固定孔组与风扇主体4上对应的固定孔组通过橡胶柱1固定,第二固定孔组与风扇座上对应的固定孔组通过螺钉固定。
其中,橡胶柱1包括一柱体11以及位于柱体11一端部的卡帽14,围绕柱体11外围分别设有第一套圈13和第二套圈12,第一套圈13与第一固定孔组中的固定孔5相匹配,且第一套圈13与卡帽14连接,第二套圈12与风扇主体4上对应的固定孔6相匹配。橡胶柱1通过第一套圈13与固定孔5卡扣,通过第二套圈12与固定孔6卡扣实现对风扇主体4风扇罩3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凯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吊卡用旋转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双延时控制自动热水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