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警报的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629.4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骆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丽敏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110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警报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警报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由于其具有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有技术的手电筒虽然能够提供照明功能,但是,由于手电筒的使用一般是在夜晚或环境较暗的情况,而这种时候,时常会有违反社会治安的行为发生,这样,这种功能单一的手电筒显然无法起到警示作用,而且,当有危害行为发生时,使用者不能利用手电筒起到防卫作用;另,在某些紧急的情况下,当使用者需要敲碎玻璃进行逃生时,普通的手电筒无法敲碎如车窗之类的玻璃或阻挡物,从而影响宝贵的逃生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警报的手电筒,它具有警示功能,对犯罪分子可起到较好的震摄作用,同时,也具有防卫作用,从而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警报的手电筒,筒体、灯头和后盖,所述灯头与筒体的前端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电池仓,所述后盖与筒体的后端连接,所述后盖设置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包括报警按钮、PCB板和发声体,所述报警按钮嵌设于后盖,所述PCB板设置在后盖内并与所述报警按钮电连接,所述发声体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PCB板与电池仓电连接,所述后盖的侧面设置有与发声体对应的发声孔。
优选的是,所述警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后盖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PCB板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警示灯为四个,并均布于报警按钮的四周。
优选的是,所述灯头设置有敲击锥。
优选的是,所述敲击锥包括固定部和锥部。
优选的是,所述敲击锥为四个,并均布于所述灯头的四周。
优选的是,所述筒体设置有防滑凹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一种带警报的手电筒,筒体、灯头和后盖,所述灯头与筒体的前端连接,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电池仓,所述后盖与筒体的后端连接,所述后盖设置有警报装置;本发明由于设置了警报装置,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当遇有紧急状况时,按下警报装置的报警按钮,这时,警报装置就会发出警报声音,同时警报声音还会配合警示灯进行闪烁,从而达到威慑犯罪分子的作用;另本发明的敲击锥,在遇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逃生时,可以用敲击锥击锥玻璃或阻挡物进行逃生。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和突出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敲击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筒体--1,灯头--2,后盖--3,发声孔--31,警报装置--4,报警按钮--41,发声体--43,警示灯--44,敲击锥--45,固定部--46,锥部--47,防滑凹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警报的手电筒,筒体1、灯头2和后盖3,所述灯头2与筒体1的前端连接,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电池仓,所述后盖3与筒体1的后端连接,所述后盖3设置有警报装置4;所述警报装置4包括报警按钮41、PCB板和发声体43,所述报警按钮41嵌设于后盖3,所述PCB板设置在后盖3内并与所述报警按钮41电连接,所述发声体43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PCB板与电池仓电连接,所述后盖3的侧面设置有与发声体43对应的发声孔31。本发明由于设置了警报装置4,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当遇有紧急状况时,按下警报装置4的报警按钮41,这时,警报装置4就会发出警报声音,同时警报声音还会配合警示灯44进行闪烁,从而达到威慑犯罪分子的作用;另本发明的敲击锥45,在遇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逃生时,可以用敲击锥45击碎玻璃或阻挡物进行逃生。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和突出的使用效果。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警报装置4还包括至少一设置于后盖3的警示灯44,所述警示灯44与PCB板电连接;所述警示灯44利用报警按钮41同时进行控制,使警示灯44发出警示光,从而增加警示效果;更具体地说,所述警示灯44为四个,并均布于报警按钮41的四周(图中未示出),也可以直接设置嵌设于报警按钮41,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更多数量的警示灯44,具有类似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丽敏,未经骆丽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流速初雨分流装置
- 下一篇:静音防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