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625.6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海;卢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埃罗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4 | 分类号: | H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电源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开关装置,尤其是一种双电源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开关(简称双电源)主要是采用塑壳断路器(CB级)或隔离开关(PC级)元件组成。按照国家标准GB/T14048.11-2008的规定,分为CB级、PC级和CC级。作为执行元件,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器和带机电联锁的控制机构,是一种性能完善、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使用范围广的双电源开关。产品适用于交流50/60Hz、690V及以下,额定电流自6A至1250A及以下的两路电源(常用电源N和备用电源或发电机电源R)的供电系统中,因一路电源发生故障(停电、欠压、过压、断相、频率偏移)而进行电源之间的自动切换,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小区、医院、机场、码头、消防、冶金、化工、纺织等不允许停电的重要场所,实现无人值守连续供电。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双电源开关其中的微动开关是用螺丝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并与双投开关对应设置,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在安装微动开关的时候,定位比较难,微动开关本身体积比较小,而且开关的按钮很小,在固定的时候容易产生偏移,位置调整很繁琐,而且不准确,一旦松动微动开关可能失灵,因此也会影响双电源开关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定位准确、运行稳定的双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源开关,包括备用电源断路器、常用电源断路器、底板、双投开关、壳体,备用电源断路器与常用电源断路器设置在壳体内,双投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底板固定在壳体侧面,还包括电路板、微动开关,电路板设置在双投开关内,微动开关与电路板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两个与微动开关适配的定位板,定位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电路板的上部,并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板为U型定位板,微动开关与定位板卡接,定位板对微动开关进行限位。
上述结构在电路板上设置U型的定位板,将微动开关卡进定位板中,然后焊接,由于定位板是在安装前计算定制好的,因此位置不会出现便宜,以此来对微动开关进行限位,定位很准确,在安装的时候不需要做其他的定位、对位,只要一卡再进行焊接,就完成安装,由于焊接固定非常牢固,而且加上定位板的限位作用,在运行的时候,微动开关不会发生偏移,因此运行也很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可知,一种双电源开关,包括备用电源断路器2、常用电源断路器3、底板4、双投开关5、壳体1,备用电源断路器2与常用电源断路器3设置在壳体1内,双投开关5设置在壳体1上,底板4固定在壳体1侧面,还包括电路板6、微动开关7,电路板6设置在双投开关5内,两个定位板61分别固定设置在电路板6的上部,并对称设置,所述的定位板61为U型定位板,微动开关7与定位板61卡接,定位板61对微动开关7进行限位,微动开关7与电路板6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7是先卡在定位板61中,然后进行焊接,定位更精确,但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6上也是可以的,只是定位操作的时候不方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埃罗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埃罗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