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布料粘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541.2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岩越弘恭;梅田和俊;皆川裕一朗;根本祥光;山浦宏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1H43/04 | 分类号: | A41H4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装置 | ||
1.一种布料粘接装置,其具有:
移送机构(17、90),其用于按压移送布料(100);
喷嘴(51),其在相对于上述移送机构而言的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上游侧朝与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且具有能向上述布料排出粘接剂的排出口(53);
喷嘴支承部(43),其支承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一端侧;以及
第一引导机构(70),其在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向上述移送机构引导上述布料的弯折后的缘部,
该布料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引导机构具有:
第一覆盖部(861),其覆盖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覆盖部(862),其与上述第一覆盖部相连接并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覆盖上述喷嘴的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的至少一部分;
在上述第一覆盖部与上述喷嘴之间以及上述第二覆盖部与上述喷嘴之间设有供弯折后的布料通过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和上述喷嘴支承部二者中至少一者具有第二引导机构(60);
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在上述喷嘴的与设有排出口的一侧相反侧与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平行地延伸;
上述抵接部能与上述布料的缘部中的弯折部分的相反侧的缘端(101)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抵接部至少设于上述喷嘴中的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
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自上述抵接部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延伸设置部(6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伸设置部的形状为棒状。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喷嘴支承部设置上述第二引导机构;
上述第二引导机构具有自上述布料的移送方向下游侧支承上述抵接部的支承部(62)。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切换机构(77),该切换机构能将上述第一引导机构的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覆盖上述喷嘴的至少一部分的姿势,该第二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离开了上述喷嘴的姿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布料粘接装置具有切换机构(77),该切换机构能将上述第一引导机构的姿势切换为第一姿势和第二姿势,该第一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覆盖上述喷嘴的至少一部分的姿势,该第二姿势为上述第一覆盖部和上述第二覆盖部离开了上述喷嘴的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覆盖部的伸出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在下侧具有排出口,上述第二覆盖部设于覆盖上述喷嘴的上侧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嘴的内部具有上述粘接剂的流路(52),该流路沿该喷嘴的伸出方向延伸;
上述流路在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一端侧与上述喷嘴支承部内部相连接;
多个上述排出口沿着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排列成一条直线且与上述流路相连接;
位置越靠上述喷嘴的伸出方向另一端侧的上述排出口其直径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5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