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536.1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潘东艳;赵世红;赵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体腔 注射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
背景技术
玻璃体腔注射要求1~1.5cm深,垂直眼球壁,目前所用的1ml注射器或30g针头注射器针头长约1.5~2cm,徒手操作缺乏固定,且不好掌握深度,针头在注射点内位置移动会损伤晶体或其他眼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该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能够控制注射点内位置不移动,易于控制注射深度,避免了因为注射点内位置移动而损伤晶体或其他眼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包括凹面固定片,所述凹面固定片的凸面上垂直设有供注射针头插入的空心金属管,所述凹面固定片的四边呈凹的弧形状。
较佳的,所述凹面固定片的曲率半径为10~15mm;优选的,所述凹面固定片的曲率半径为12mm。
较佳的,所述呈凹的弧形状的四边中每个凹边的曲率半径为8~9mm,优选为8.5mm。
较佳的,所述凹面固定片的表面还设有紧包所述凹面固定片的外套,该外套为弹性硅胶材质。
较佳的,所述空心金属管的高为5mm,内径为0.3~0.4mm。
更佳的,所述空心金属管的内外表面还是设有紧包所述空心金属管的外套,该外套为弹性硅胶材质。
较佳的,所述空心金属管中心到角膜缘的距离为2.5mm、3mm、3.5mm或4mm;儿童通常选择2.5mm,无晶体眼选择3mm,有晶体眼选择3.5mm或4mm。
使用时,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的凹面固定片紧贴眼球壁,凸面上设有垂直的空心金属管供注射针头进入,四边凹的弧形状部分可贴近角膜缘,有2.5mm、3mm、3.5mm和4mm的不同距离供不同病人时选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可与现有的注射器配套使用,无需另外购买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可反复消毒使用;
与其他现有的固定器(其注射器下面直接带一个固定片的固定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优势在于,使用放置时先推动结膜再固定注射,这样拔出后下方的巩膜注射点与上方的结膜注射点不在同一点,可利用弹回去的结膜覆盖巩膜注射点,减少眼内暴露,减少眼内炎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包括凹面固定片1,所述凹面固定片1的凸面上垂直设有供注射针头插入的空心金属管2,所述凹面固定片的四边3呈凹的弧形状。
较佳的,所述凹面固定片1的曲率半径为10~15mm;优选的,所述凹面固定片1的曲率半径为12mm。
较佳的,所述呈凹的弧形状的四边中每个凹边3的曲率半径为8~9mm,优选为8.5mm。
较佳的,所述凹面固定片的表面还设有紧包所述凹面固定片的外套(图中未示出),该外套为弹性硅胶材质。
较佳的,所述空心金属管的高为5mm,内径为0.3~0.4mm。
更佳的,所述空心金属管的内外表面还是设有紧包所述空心金属管的外套(图中未示出),该外套为弹性硅胶材质。
较佳的,所述空心金属管中心到角膜缘的距离为2.5mm、3mm、3.5mm或4mm;儿童通常选择2.5mm,无晶体眼选择3mm,有晶体眼选择3.5mm或4mm。
使用时,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的凹面固定片紧贴眼球壁,凸面上设有垂直的空心金属管供注射针头进入,四边凹的弧形状部分可贴近角膜缘,有2.5mm、3mm、3.5mm和4mm的不同距离供不同病人时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可与现有的注射器配套使用,无需另外购买注射器;可反复消毒使用;与现有的注射器下面直接带一个固定片的固定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体腔注射固定器优势在于,使用放置时先推动结膜再固定注射,这样拔出后下方的巩膜注射点与上方的结膜注射点不在同一点,可利用弹回去的结膜覆盖巩膜注射点,减少眼内暴露,减少眼内炎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锁启系统及方法、以及工程机械
- 下一篇:失窃车辆举报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