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穿孔板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150.0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0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工大福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6 | 分类号: | F01N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穿孔板消声器,常用于鼓风机排气、空调系统、燃气轮机排气、飞机发动机试验室排气、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内燃机进排气等。
背景技术
微穿孔板消声器常用于鼓风机排气、空调系统、燃气轮机排气、飞机发动机试验室排气、喷气发动机的进气道、内燃机进排气等。这类消声器的穿孔直径往往等于或大于1mm,但也按习惯称为微穿孔板消声器。选择不同的穿孔率和板厚不同的腔深,就可以控制消声器的频谱性能,使其在需要的频率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消声效果。微穿孔板消声器是一种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消声器采用金属结构代替多孔性吸声材料,并适用于高温、高速气流及有水气、粉尘等特殊环境,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
微穿孔板消声器一般是用厚度小于1mm的纯金属薄板制作,选择不同的穿孔率和板厚不同的腔深,就可以控制消声器的频谱性能,使其在需要的频率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消声效果。微穿孔板消声器是层装微穿孔板结构的消声器。能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消除气流噪声,而且具耐高温、耐油污、耐腐蚀的性能,即使气流中带有大量水分,也不影响工作。由于穿孔直径小、板面光滑,因此微穿孔板消声器阻损比一般阻性消声器要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声效果好,应用领域广阔,市场需求量大的微穿孔板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穿孔板消声器,包括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呈圆筒状,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为同心设置,在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之间形成共振腔室,所述内微穿孔板后部留有长度为5-20cm的空气层,该层不填任何吸声材料,这样即构成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所述外微穿孔板外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用2mm厚冷板制成。
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的厚度为0.5mm,孔径0.5mm。
所述内微穿孔板和外微穿孔板均采用穿孔率1-5%的微穿孔板,所述微穿孔板上的孔成方形排列,孔与孔之间的圆心距为3mm,前后腔深的比值为3。
所述内微穿孔板两端连接有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消声量大,应用领域广阔,市场需求量大,其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微穿孔板消声器,包括内微穿孔板2和外微穿孔板3,内微穿孔板2和外微穿孔板3呈圆筒状,内微穿孔板2和外微穿孔板3为同心设置,在内微穿孔板2和外微穿孔板3之间形成共振腔室4,内微穿孔板2后部留有长度为5-20cm的空气层,该层不填任何吸声材料,这样即构成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外微穿孔板3外部设有外壳,外壳用2mm厚冷板制成,内微穿孔板2和外微穿孔板3的厚度为0.5mm,孔径0.5mm,内微穿孔板2和外微穿孔板3均采用穿孔率2.0%的微穿孔板,微穿孔板上的孔成方形排列,孔与孔之间的圆心距为3mm,前后腔深的比值为3,内微穿孔板2两端连接有法兰1。
研究表明,表征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的吸声系数和频带宽度,主要由微穿孔板的声质量m和声阻r来决定,而这两个因素又与微孔直径d及穿孔率p有关。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相对声阻抗Z(以空气的特性阻抗ρC为单位)用式(1)计算:
Z=r+jwm=jctg(WD/C) (1)
式中:
ρ--空气密度(kg/cm3);
C--空气中声速(m/s);
D--腔深(mm);
m--相对声质量;
r--相对声阻;
w--角频率,W=2πf(f为频率);
而r和m分别由式(2)(3)表达:
r=atkr/dzp (2)
m=(0.294)×10-3tkm/p (3)
式中:
t--板厚(毫米)
d--孔径(毫米)
p--穿孔率(%)
kr--声阻系数kr=(1+x2/32)1/2+(2x)1/2/8×d/t
km--声质量系数km=1+{1+[1/(9+(x2/2))]}+0.85d/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工大福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工大福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轮机用空气过滤器
- 下一篇:灌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