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走式收割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37110.2 | 申请日: | 2013-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艾麦提·吐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麦提·吐尔逊 |
| 主分类号: | A01D34/13 | 分类号: | A01D34/13;A01D69/00;A01D69/06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 地址: | 84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新疆喀什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技术领域,是一种自走式收割机。
背景技术
通常农用的收割机为联合收割机,其能够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使得设备本身体积大,价格高;而且对地势的局限性较大,实用性差;针对以上问题,市场上又推出了一些小型的手扶式收割机,在功能上较为单一,但价格低廉,适用于一些田块小而分散的农户使用;但手扶式收割机是由行走轮支撑机具重量,由人为推动其前行,发动机驱动工作部件进行切割;对于使用者来说劳动强度大,而且费时费力,收割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收割机,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收割机设备体积大、价格高;以及采用手扶式收割机,劳动强度大、收割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走式收割机,包括扶手车底盘、扶手架、发动机、前驱车轮、后车轮、行走装置、传动装置和割台;在扶手车底盘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扶手架,在扶手架内安装有发动机;在扶手车底盘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割台;在扶手车底盘下端前部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前驱车轮,扶手车底盘的下端通过车架安装有后车轮;在扶手车底盘上安装有能驱动前驱车轮转动的行走装置;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传动装置分别与行走装置和割台连接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传动装置可包括主传动带轮、行走传动带轮、割台传动带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在发动机左侧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主传动带轮,在行走装置和割台的动力输入端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行走传动带轮和割台传动带轮,主传动带轮与行走传动带轮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在一起;行走传动带轮与割台传动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在一起。
上述割台可包括割台架体和往复式切割器;在割台架体的上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有水平的割台动力输入轴,割台架体左侧的割台动力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割台传动带轮,行走传动带轮与割台传动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在一起;在割台架体的下部前端固定安装有往复式切割器;往复式切割器的动力输入端通过曲柄连杆结构与割台动力输入轴连接在一起。
上述往复式切割器左侧的割台架体上可安装有左立轴,在往复式切割器右侧的割台架体上安装有右立轴,右立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割台动力输入轴相连接;在左立轴和右立轴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相互对应的上带轮,在两侧上带轮上安装有上拨禾带;在左立轴和右立轴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相互对应的下带轮,在两侧下带轮上安装有下拨禾带;在割台架体的前端通过轮架安装有至少两个有能拨动旋转的星轮并水平间隔分布在上拨禾带前方;在上拨禾带和下拨禾带上分别有间隔固定安装有拨齿,星轮的外星齿与上拨禾带的拨齿相啮合;在每个星轮上端的轮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分禾器。
上述扶手车底盘前端下部与割台架体之间可安装有割台减震调节架,在扶手架前方的扶手车底盘上安装有用于固定发动机油箱的支撑架;支撑架与割台减震调节架之间纵向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
上述割台减震调节架上方的扶手车底盘与割台架体之间可分别铰接安装有割台高度调节架;割台高度调节架的后端铰接安装有调节杆并位于扶手架的右侧;调节杆的后端通过钢丝绳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上端通过锁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扶手架上,联动杆的下端通过支座铰接安装在扶手车底盘的后部上端;在联动杆上固定安装有手动调节杆。
上述扶手架后方的扶手车底盘上可固定安装有驾驶车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发动机传输出的动力经传动装置传递给前驱车轮和割台,在动力驱动扶手车底盘移动的同时实现收割;操作人员只需在扶手车底盘上进行手动操控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劳动强度低,收割效率高;同时体积小,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农户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麦提·吐尔逊,未经艾麦提·吐尔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7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