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5121.7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红;钱忠;朱挺;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24 | 分类号: | F16N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对轴承进行润滑的新型油环。
背景技术:
油环是为了保证轴承的润滑而设计的一种机械零件,其能随轴的圆周运动将轴承箱下部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上,使润滑油起到润滑、冲洗、冷却、保护轴承的作用。
目前常用油环外形结构主要为环形,环形油环的旋转方向是和轴的转动方向一致,是靠轴与油环的接触摩擦力来旋转带动油环转动的,润滑油由油环各表面带起,从而起到为旁边轴承润滑的目的,属于一体式的自行润滑。然而油环侧面及环面的表面积有限,甩油量受到限制。为提高甩油量,有的油环以侧面沉孔的方式来增大表面积,然而其只是增加了一定的甩油量,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而且其重量也比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油环,它结构简单,重量轻,带油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新型油环,包括油环体,所述油环体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油环体的两端面上成型有多个U形槽,U形槽与环形凹槽相通,U形槽的开口均朝向油环体的中心,油环体的外侧壁面为齿形面。
所述油环体的内侧壁面为齿形面。
所述油环体的内侧壁面为滚花面。
所述油环体的一侧端面上的U形槽与另一侧端面上的U形槽相互错开。
所述油环体的两侧的环形端面均为环形圆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结构简单,在油环体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不仅使重量得到减轻,同时,具有储油的功能,使得油环转动时能够带起更多的油,带油量得到增加,提高了润滑效果,降低了摩擦产生的热量,而且,其内侧壁面为齿形面或滚花面,提高了其与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油环跟随轴转动的速度更快,而且增加了其表面积,而油环体的外侧壁面也为齿形面,这也增加了表面积,在转动时能将更多的润滑油带到轴上,使轴和滑动轴承润滑充分,降低润滑温度,效果更明显。
油环体的两端面的相互错开的U形槽可以方便环形凹槽的油液出来,而且相互错开保证油环体的强度不受影响,而油环体的两侧的环形端面为环形圆锥面,降低油环体转动时的阻力,提高转动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油环体;2、环形凹槽;3、U形槽;4、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2所示,一种新型油环,包括油环体1,所述油环体1的内侧壁上成型有环形凹槽2、其在内侧壁的中部,油环体1的两端面上成型有多个U形槽3,U形槽3以油环体1的轴向中心线为中心均布在端面上,U形槽3与环形凹槽2相通,U形槽3的开口均朝向油环体1的中心,油环体1的外侧壁面为齿形面。
所述油环体1的内侧壁面为齿形面,也可以为各种滚花面。
所述油环体1的一侧端面上的U形槽3与另一侧端面上的U形槽3相互错开。
所述油环体1的两侧的环形端面均为环形圆锥面。
工作原理:在轴4转动时,由于油环体1的内侧壁面为齿形面或滚花面,这提高了油环体1与轴4的摩擦力,使得油环体1跟随轴4转动的更快,在油环体1转动时,其将润滑油通过油环体1的环形凹槽2、两侧端面以及内侧壁面和外侧壁面的齿形面带上来并甩出,对轴和轴承进行润滑充分,降低轴和滑动轴承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5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排铆压机
- 下一篇:高功率低插损的表贴微波耦合器